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福建宁德:扶贫立下愚公志 滴水穿石换新颜
新华社福州12月7日电(记者董建国、郭圻)当记者再次踏上“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宁德市磻溪镇赤溪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水墨画似的舒展开来:瓜果飘香的田野、鳞次栉比的农舍、安居乐业的百姓。
而30年前,作为闽东地区为数众多的畲族村落之一,当时的赤溪村是众人皆知的穷苦之地,群众过着“家家竹木屋、顿顿揭锅难”的艰辛生活。
赤溪村的可喜变化仅仅是宁德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30年来宁德以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的精神致力脱贫攻坚,目前贫困人口已从77.5万下降到11.3万(国定贫困线),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万元。
历史上深居山林之中的畲族是闽东的困难群体。1995年,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22户畲族群众成为福建第一批整村搬迁户。此后20多年,350多户800多名畲族群众陆续迁至赤溪行政村所在地。
受益于搬迁优惠政策,古老的九都镇九仙畲族村焕发了活力。十米高的仿古村寨门楼高耸壮观,村道遍植花草,民居一律是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而28年前,这个畲族小村遭遇泥石流,31人遇难。而今,家家户户电视、冰箱一应俱全,村民钟郑英说,她自己种植一些茶叶和水果,年收入也有1万多元。
连家船民是闽东另一个困难群体,他们常年踡缩在船上狭小空间,腿弯曲变形,被人称为“曲蹄”,受尽歧视。山民下山的同时,连家船民也陆续上岸。截至目前,宁德市2.5万连家船民已全部实现上岸定居梦,海上漂泊终成往事。
安居还要乐业,关键要有稳定的致富门路。新时期,宁德市积极谋划布局一系列特色农业和富民产业。
“对从山区搬入的村民,由主村养殖户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传授养殖技术。”霞浦县东山村党支部书记钟祖钦说,同时村里还依托农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大力推广紫菜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和紫菜加工业,目前全村养殖紫菜2000多亩,紫菜加工企业14家,年加工紫菜1000多吨,产值4000多万元。
广泛种植茶叶是贫困户脱贫的又一利器。太姥山镇太姥洋村村民陈青童之前是村里的低收入户,几年前他和天湖茶叶公司合作,种植福鼎大白毫,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5亩地一年收入7-8万元,农闲时夫妻俩还在公司打工,一个月共有六七千收入,每年家庭收入十几万元,“以前只能种些水稻,仅够家人的口粮,现在有了企业的帮扶,生活有了质的提高。”陈青童说。
以福鼎市为中心形成白茶种植基地,目前全市茶园面积21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面积18.5万亩。企业出技术、出茶苗、高于市场价收购;茶农出劳力、出管理、严格按标准操作;培育的“品品香”与“天湖”茶叶品牌荣获国家驰名商标,累计带动近1.5万户茶农脱贫。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据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介绍,近年来,宁德扶贫思路适时调整,从几家几户到突出整村推进。“一帮三年”的整村推进战略去年进入第四轮,全市33个市级重点村,由厅级领导与市直单位挂钩,下派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每村拨给20万元专项资金。
同时,宁德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14.5万(省定贫困线)扶贫对象、6个重点县和450个贫困村,提出到2020年,山区和沿海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省定贫困线下人口全部脱贫。(完)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福建宁德 扶贫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