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警惕“多变蓝图”误了发展
换班子不换方向、换领导不换目标,握牢“交接棒”、跑好“接力赛”,不因长官意志变化而“翻烧饼”,才能让今天的规划福泽更久远
地方领导的主政理念、个人偏好因人而异并不奇怪,但应该诟病的现象是,有些地方的发展规划随着领导干部的变化而变化,难以一张蓝图绘到底。新华社记者查阅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发现,有的地方的发展规划一年一个新提法;有的地方即使成百上千亿规模的产业规划,只要领导一句话,马上改弦易辙。
如果发展大势有变,地方规划服从国家战略调整无可厚非。但细究一些地方更改发展规划蓝图的时间点,很多都与上级重要领导视察、当地主要官员交替等高度吻合,这就值得深思了。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路径选择关系发展大局,需要一届又一届领导跑好“接力赛”,随意更换“跑道”,岂不影响地方发展成色?
地方发展蓝图多变,首先与基层领导干部的心态有关。有些领导干部不愿跑“接力赛”,不管前任领导制定的发展规划好不好,他们都想在有限的任期内推行自己的施政计划。在他们看来,按照前任领导规划的蓝图开展工作,即使出了成绩也是给他人作嫁衣,出了问题还要替人担责,不如另起炉灶提出一些新规划。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地方官员当上“一把手”之后,就把自己当成全知全能的“齐天大圣”,决策过于个人化,很难听进他人意见。在干部异地任职常态化的当下,有些领导干部刚“空降”某地,连基本情况都没摸清,就满腔都是“三五年改天换地”的“豪迈”,其危险程度不亚于新司机拿一辆满载乘客的汽车“练手”。
地方发展蓝图多变,也与基层的官本位文化太浓有关。在当前的行政体系中,长官意志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地方领导视察时随口提出的一些建议和口号,完全有可能改变地方的发展规划。有基层干部反映,如今有些领导干部走基层时调研少、开会多、指示多,提出的建议常常与地方实际脱节,但大家却不能不听。
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地方主政者都要对蓝图多变的负面影响有清醒认识。一方面,地方主导产业和发展规划随意更改,因为长官意志变化而“翻烧饼”,必然在反复的折腾中劳民伤财,影响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发展规划缺少连贯性,不仅让基层干部不知该如何开展工作,也会让民众对未来的发展目标失去兴趣。
原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何必“从头开始走长征”?把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再走一遍,这样的“理念创新”有何意义?作为引领地方发展的舵手,领导干部还是应该少一些个人得失考量,多一些“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情怀。在地方发展规划中过多地“植入”个人品牌,反倒可能因为急功近利而误了发展。
在一套成熟的政治体系中,各地都应有相对稳定的决策机制,有深得民心的产业规划和发展目标。毕竟,很多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都要许多任乃至几代人的持续接力才能做好。
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之所以能够成功转型,得益的就是当地一届届领导干部“功成不必在我”的正确政绩观。靠的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政策定力,换班子不换方向、换领导不换目标,握牢“交接棒”、跑好“接力赛”,不因长官意志变化而“翻烧饼”,才能让今天的规划福泽更久远。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民众对地方领导干部的评价,与他们是否规划了新蓝图没有直接关系。把眼光放于长远处,将心思用于基础上,把精力贯注于实干中,切实带动地方发展、增进民众获得感,即便只让地方发展蓝图离现实近了一小步,也会让领导干部收获民众的好口碑。(易艳刚)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多变蓝图” 官本位文化 政治体系


田径——世界挑战赛:博尔特百米夺冠
首届世界智能大会天津开幕
“海蓝鲸”号正式投入运营
挪威北极圈小镇的“街头涂鸦艺术”
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庆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陕西大熊猫喜添仨“男宝宝”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举办香港回归20周年图片展
葡森林火灾死亡人数升至64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