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日本研讨"夫妇姓氏"问题 女性或不再需冠夫姓
中国网12月14日讯 据日本媒体报道,不认同“夫妇别姓”的民法之规定是否违宪?针对夫妇别姓的上诉,日本最高法院将于12月16日作出判决。日本国内就“若夫妇别姓,是否会对日本人的道德观造成不良影响”以及“夫妇别姓后可能造成的变化”等话题进行了辩论,并进行了各类舆论调查。
“也许会对日本的人的道德观造成不良影响”
不允许夫妇别姓的民法规定是否违宪?针对希望可以选择性地实行夫妇别姓的上诉请求,日本最高法院大法庭(审判长寺田逸郎)将于12月16日首次宣告判决,并作出第一个宪法裁判。自明治时代以来持续了100多年的“夫妇同姓”规定,虽然有着朝别姓方向进行转变的趋势,却受到日本国内较强“慎重论”的影响,导致法律修正持续暂缓实行。若夫妇别姓成功通过,日本家庭的存在方式可能会发生根本的改变。但在日本国内,类似“夫妇别姓制度也许会对日本的人的道德观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反对声也喧嚣尘上。
日本现行法律的现状为,夫妇必须冠以相同的姓氏,而赞成与反对者皆有。此外,根据平成24年内阁府实行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没必要修改现行法律”的人数比率为36 4%,认为“即使修改法律也无所谓”的比率为35 5%,持这两种意见的人数不分上下。另一方面,根据内阁府的调查,若夫妇的姓氏不同“认为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的人占67 1%,而认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的人却只有28 4%,持这两种不同意见的人数相差悬殊。
日本大学法学部的百地章教授(宪法学)认为,“若选择了夫妇别姓制度,亲子别姓便会应运而生。但孩子拥有决定自己姓氏的权利这件事就真的好么?若亲子别姓制度成真,亲子一体感的薄弱化和孩子的不安感便可能随之滋生,别姓持续2到3代之后,对自古敬奉祖先的日本人的道德观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此外,虽然此前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赞成和反对者的人数着不相上下,但赞成者大都怀着 虽然自己选择了同姓,但是也尊重选择别姓人的选择”的相对较为消极的想法。而真正希望别姓制度可以被广泛认同并希望自己也可以选择别姓制度的人却只是少数派。在不知道会造成何种影响的情况下,为尊重少数人的意见而改变国家制度的做法就真的正确么。推进派对这一视角的认知较为欠缺。”
户籍将会产生何种影响
日本民法750条规定,“夫妻可以依结婚时所定,称妻或夫的姓氏。”虽然规定可以称妻或夫的姓氏,但一般还是要称“夫的姓氏”。若这一规定在今后作出改变,男女双方即使别姓也可以成为夫妇。但首先亟待解决的问题仍是户籍。若夫妇的姓氏不同,孩子应该选择哪一方的姓氏呢。
根据假想,(1)现行的户籍将对户籍内全员的姓氏进行明确记载。(2)将导入每人都会持有的“个人籍”。由于“个人籍”不能通过户籍对夫妇及亲子关系作出判断,因此可能需要出示“结婚证明”之类的公证证明。
在平成8年对夫妇别姓的导入进行回复解答的,是法务大臣的咨询机关“法治审议会”。“法治审议会”认为,将来可以在户籍上记载全体人员的姓氏。
职场将会产生何种变化
若夫妇别姓制度真的成真,日本的实际生活将产生何种变化呢。
日本中央省厅于2013年规定,在职场中,女姓结婚后在称呼、座位表以及职员花名册中仍可以使用旧姓。而地方自治体也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推广。
而根据劳务行政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普通企业中,女职员在结婚后仍可使用旧姓的比率在过去为大约18%,而25年内大约增加了65%。因此,“即使不导入夫妇别姓制度也不会产生不便”的意见有着很强的根据性。
根据日本律师联合会规定,律师登录中虽然可使用户籍名,但允许在工作上使用旧姓。而行政书士(代书人)在填写公共性质的文书时,却在很多场合中需要使用户籍名。另一方面,虽说对医生而言,使用户籍名进行登录是前提,但后生劳动省认为,“结婚后,即使继续使用旧姓登录也不会有惩罚措施”。因此,即使在不变更登录的事实基础上,继续在工作上使用旧姓也可被认为是默认成立的。
编辑:曾珂
关键词:日本女性或不再需冠夫姓 日本研讨"夫妇姓氏"问题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