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企业“任性”超排根源是处罚过轻
遮天蔽日的雾霾之下,仍有许多企业“任性”超排。环保督查将违法企业散煤污染、热企“犯规”、“惯犯”企业等一连串问题“揪”出,部分行业企业被曝光严惩后仍难改变现状,亟待多部门与公众合力监督整改。(《湖北日报》12月21日)
今年入冬以来,雾霾已多次袭击东北、华北等地区,仅北京已两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遇到这种糟糕天气,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市民权利一再让步,但仍然换不来好空气,原因之一就在于,部分企业“任性”超排的恶习一直不改。
按理说,“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悬于企业头顶,环保部督查力度不断加大,公众与媒体监督热情极高,企业应该没有胆量“任性”超排。但从报道来看,仍有部分企业照旧排污,比如黑龙江省鑫玛热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宾县、呼兰两地子公司接连违法不达标排放,被环保部连续两次进行通报。
据报道,企业“任性”超排有三个特点:一是小企业散煤污染问题集中;二是供暖企业成为“重灾区”;三是部分企业成为“惯犯”。虽说这些企业“任性”超排各有各的原因,甚至某些企业超排似乎有些无奈,但在笔者看来,有一个共同原因是监管不严、处罚太轻,这等于变相纵容企业“任性”超排。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如果违法成本小于预期,就会选择违法排污;反之,如果违法成本大于预期,则不会违法排污。企业“任性”超排的根源,还是有关方面惩罚太轻,如果真正让企业付出巨大违法成本,谁还敢超排?
以上述黑龙江鑫玛热电集团下属企业为例,之所以成为“惯犯”,一是环保部督查组只能是曝光、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地方环保部门依法严肃查处并监督其整改到位,不能直接处罚问题企业。二是地方环保部门未必会依法严肃查处。如果真的从重处罚,让企业有痛感,恐怕就不会第二次被环保部通报了。
新环保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如果罚款处罚从严从重,按日连续处罚得到落实,应该说再大胆的企业也不敢“任性”超排。
企业“任性”超排是因为惩罚太轻,而地方环保部门处罚轻的原因之一,或许是因为缺少问责或问责太轻。尽管新环保法将对负有环保监管职责的官员实行“更严厉的问责”,但从实践来看,环保官员因监管不力受到严厉问责的并不算多,如果环保官员害怕被问责,相信会依法严肃查处并监督企业整改到位。
从许多企业“任性”超排尤其是部分企业成为“惯犯”来看,“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其所谓的“严”仍停留在纸上,地方有关方面并没有严格落实这一法律。因此,环保部督查组不仅要督查、曝光违法排污企业,更要督查、曝光没有严格依法监管企业的地方政府或地方环保部门。
部分行业企业被曝光严惩后仍难改变环保现状,究竟是什么原因,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需要“对症下药”。但必须指出的是,仅靠环保部公开曝光排污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根据法律规定从严从重处罚。只有对每一起违法个案从重处罚,被罚企业才不能再犯,对其他企业才能“杀一儆百”。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企业超排 处罚过轻 保护环境 治理雾霾


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重庆举行
“朱诺”号首次近观木星“大红斑”,仅9000公里!
2017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
巴黎和洛杉矶同时赢得奥运会承办权
美海军陆战队一空中加油机坠毁 机上16人遇难
乌克兰男子打造木制机器人“一家” 用1750块零件
重庆动物园为双胞胎大熊猫举办1岁生日会
新一轮叙利亚问题日内瓦和谈启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