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学生募捐算成绩,折射扭曲的爱心观和教育观
“捐款是自愿的,但这么说感觉变了味。”12月16日中午,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小志(化名)说,摄像课陈老师要求转发一封求助信,筹款救助一位大三学姐。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之后的一段话,让一些学生心里不舒服。在小志提供的聊天截图中,陈老师称,捐款截图由学习委员统计,虽不是课程内容,但会根据各位同学的爱心成绩作为成绩的综合考量。(12月17日潇湘晨报)
何为募捐?募捐是指以慈善为目的的募集捐款或捐物。“慈”是指长辈对晚辈的爱,“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慈善事业是人们在没有外压力的情况下自愿地奉献爱心与援助的行为和从事扶弱济贫的一种社会事业。因此,慈善也有其原则性,并非毫无底线的强制性行为,慈善募捐遵循的是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
强迫学生捐款,无疑失去了爱心本该有的意义,让本该自愿的行为变了味道,折射的是扭曲的爱心观,尤其是学校老师将捐款与成绩联系在一起,更是折射扭曲的教育观。长此以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在令人堪忧,学生难免会树立起“只要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叫事儿的错误”价值观。慈善事业是富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因此,缓解慈善尴尬,让“爱心”和“教育”回归本元,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创新爱心教育的方式,是为了让爱洒满人间。但是强迫学生捐款的爱心教育,倍受人们争议。且不说,学生块儿八毛的微薄捐款对救助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或贫困儿童来说,只能算是九牛一毛。单单从“逼捐”给家长是施压的过程中,给学生心理带来的压力以及错误价值观导向,就让慈善变了味道,爱心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爱心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但首先应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家长与学校携手,一起为孩子搭建爱的平台,从小让孩子讲爱心,懂得感恩,用善良的真心爱他人、爱自己、爱社会。
传递爱心的方式并非只有捐款一种,给予关心和爱护,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也同样是一种爱心。高等教育代表着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最高境界,若高等教育都不能以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中国教育何谈进步,社会何谈发展?因此,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心灵成长才是育人成才的真谛。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学生募捐算成绩 爱心观 教育观


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在重庆举行
“朱诺”号首次近观木星“大红斑”,仅9000公里!
2017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
巴黎和洛杉矶同时赢得奥运会承办权
美海军陆战队一空中加油机坠毁 机上16人遇难
乌克兰男子打造木制机器人“一家” 用1750块零件
重庆动物园为双胞胎大熊猫举办1岁生日会
新一轮叙利亚问题日内瓦和谈启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