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再度空缺 屠呦呦为何未获此奖?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余晓洁、吴晶晶)8日,党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是我国连续第15年举办这一盛会。然而,备受瞩目的500万元大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今年空缺。这是继2004年之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二次出现空缺。
谁有资格获此大奖?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两类科技工作者:一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二是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条例规定,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的人数不超过2名。自2000年至2014年,共有25位科学家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中,2002年度、2006年度和2014年度,分别有1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度,首次空缺。近年获奖者以国防科技领域资深科学家居多,获得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中国氢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院士。
最高奖缘何再度空缺?
“对此我们只能表示遗憾。”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说,“我们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来的。”
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制不同,国家最高科技奖采取的是推荐制。有推荐资格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其他单位和科学技术专家。
据介绍,有资格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机构和专家共有130多个。通过上述渠道推荐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候选人共有9名,第一轮评审从中选出3名候选人;在第二轮评审中,3位候选人的得票数均未过半,其中有的就差“一两票”。
屠呦呦为何未能获最高奖?
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为何未能获评国家最高科技奖?
屠呦呦和同事们发现青蒿素,被国际同行誉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展示了中医药学的科学价值,体现了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只能说,我们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办事。”据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透露,在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过程中,没有个人或单位推荐屠呦呦。
据了解,国家科技奖的评审有严格的流程:推荐→形式审查受理→初评→评审→审定→审核→审批→颁奖。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推荐工作自2014年11月初开始,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15日;经公示、网络初评和会议初评,初评结果于2015年6月公布。
“屠呦呦先生为保护人类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她获得诺奖为国家争得了荣誉。过去,青蒿素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其他奖项。”这位负责人说。(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空缺 屠呦呦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大规模回迁
济南举办“世界人像摄影大师卡什原作展”
重庆主城区开展深夜电网大检修 备战下一轮高温天气
大连付家庄海滨浴场迎来游客高峰
中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落户青海
人民政协报社举行“浪花飞舞”2017年职工水上趣味运动
北京首条磁浮列车在轨测试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停靠斯里兰卡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