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做游客回家”别只拿靠谱说事
春节期间,抢不到火车票和飞机票回家怎么办?近日有网友想出春运新招,自己抢不到票,就到旅行社报团,把家乡当成旅游目的地,就能顺利回家过年了。这个办法到底靠不靠谱?记者暗访发现,大型旅行社一般不接“回家客”,小型旅行社愿接待,但对细节回答比较含糊。(1月13日《泉州晚报》)
果然是“高人在民间”。早前网上热传,浙江金华一位旅客抢不到火车票,灵机一动报了个旅行团顺利回家,网友纷纷赞其机智。现如今,检索“报旅行团”、“回家”等的微博,该话题更已成了网友转发的关注热点。尽管早有媒体跟进报道称,春运“报团回家”根本算不得“超值套餐”,这事儿基本也不太靠谱,可我以为,拿靠谱与否来谈论“做游客回家”,或许也属有意无意地偏题和跑题了。
实话实说,如果不是年年春运的“一票难求”,谁愿曲里拐弯、突发奇想地“做游客回家”?所以,这与其说是令人谑笑的“足智多谋”,倒不如讲是另一种的“饥不择食”或“病急乱投医”罢了。旅行团中的“回家客”们岂会不知,春节期间机票、酒店的价格比较高,而旅行社也会把相应路线的价格大幅提升,“报团回家”可能是种选择,但却没有必要,因为在价格上往往已不存在任何优势了。
关于春节和回家,2015年春晚上,刘德华演唱的那首《回家的路》,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引来热烈回响。“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多少的笑,多少的哭……回家吧,灯火就在不远阑珊处。”歌词写尽离乡背井,为工作打拼、奋斗,以及在外求学的游子心声。因此,为了深深的离愁,出于亲情的召唤,只要能够寻得一条顺利回家的路,哪怕多花钱和“做游客”,又何尝不是一种现实的选项呢?
“做游客回家”别只拿靠谱说事。就媒体而言,其实也未必不清楚,国人一年一度的“亲情大迁徙”,势必要重演“买票难”“回家难”等的岁末连续剧。而由于传统习俗和运力方面的原因,似也不易在短时期内一蹴而就地解决这一难题。那么,即使明知“做游客回家”的网议热点,更多的还是表达了人们的一种无奈心绪,媒体报道也只能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仍然把关注重点放在了探究它的靠不靠谱上。
的确,“做游客回家”的“有才”设想,就算有人苦心孤诣地要去体验和实践,一则由于明确“接单”的旅行社不多,恐怕只能是“叫好不叫座”;二则所花的成本要远远大于单独买票,结果显然也“赔本赚吆喝”。但纵然如此,我觉得这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回家的渴盼、亲情的牵挂、团圆的期待。至于它的是否合适与靠谱,似已用不着去过多探究与置喙了。
春运买票难,回家路漫漫。对于“做游客回家”的网上热议,无妨视作是人们“苦中作乐”的心境调节和情绪排遣。换言之,除了议论它的靠谱与否、实效如何,或许更应看到其对社会舆情的“出气孔”和“排压阀”作用。比如,有网友就兴高采烈地发出了梦想感言,“目测今年旅行社的生意要好过12306咯,不用精神紧张地设闹钟去抢票,一报团准能回家,完美哦。”——多些这样的开心自娱,挺好!(司马童)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春运买票难 “做游客回家”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大规模回迁
济南举办“世界人像摄影大师卡什原作展”
重庆主城区开展深夜电网大检修 备战下一轮高温天气
大连付家庄海滨浴场迎来游客高峰
中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落户青海
人民政协报社举行“浪花飞舞”2017年职工水上趣味运动
北京首条磁浮列车在轨测试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停靠斯里兰卡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