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不要觉得中科院的公函与你无关
1月11日,一名高知孕妇在北医三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因为先后三分官方声明的出现,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先是死者单位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发函,请求医院给出一份真实、完整的调查结论;紧接着,北医三院回应事件经过,并指出死者家属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严重扰乱医疗秩序;随后,中国医师协会发布声明力挺院方,质疑中科院理化所发声明的程序合理性,并表示相信法律会给纠纷双方一个交代。(1月17日《北京青年报》)
倘若没有中科院的那纸公函,这原本只是医院里常见的生死悲剧,或者只是医院里常见的医疗纠纷。医学不是万能的,医学也要容许失误,不可能拯救所有危难,生离死别因此总是难免;但与此同时,每个行业都有平庸者与失德者,而医生的平庸或医生的失德,往往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由于两者界限的模糊,由于专业信息的不对称,医疗纠纷于是成为难治之症;患者家属自然也分讲理和不讲理,医闹事件甚至杀医事件令人扼腕。
具体到这起事件,患者家属如果有打砸医院物品、追打医务人员的行为,那肯定不对,这点立场应该有;至于主动脉夹层破裂到底有多危险,医院是不是存在过失,则需要由权威鉴定机构来评判。但如果网曝属实,产妇本身有肾性高血压,年纪偏大,第一胎已经发生过子痫、早产,医嘱不适合再怀孕;在此情况下,产妇仍坚持怀孕,固然彰显母爱,但其中风险,家属应该是知情的。产妇丈夫有权不接受医院公布的死因,但也该反思自己对妻子的责任。
此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的关键,是中科院盖有红章的公函。家属的想法也许挺简单,就是要借此告诉医院,咱也是“有背景”的,不是没单位的小职员。所以,公函还没送到医院,就第一时间在网上公开,借此对医院施压。而中科院呢,它为什么要出具这份公函?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位关爱员工,还是拿公章的具体的人基于和死者的私交?就像某些地方部门曾给法院发公函干预审判,中科院的这份公函本身没有任何法律效力,事实上却构成了公开的施压。
既然都是组织出面,中科院为员工出面在先,中国医师协会随后为北医三院出面,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于是,一起普通的医疗纠纷,似乎演变成了两大组织甚至是科学家与医生两大群体之间的互掐。科学家与医生,都是高知群体,都是金字塔顶尖上的人,最应该讲科学精神和职业精神,但是此刻,围观的公众却只看到了公器私用,看到了意气用事,没有法治意识,没有尊重意识。中科院的表现,事实上成了医闹的后援团——难道搞科学的人,也信奉谁闹谁有理、谁牛谁有理?
作为围观者,很多人抱着看戏的心态,事不关己乐观掐架。但是你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随时拿到中科院的公函,如果你并不觉得中科院出公函施压医院是个什么事儿,轮到你时,你准备去找怎样的“背景”?解决医疗纠纷应该靠事实说话靠科学说话,而不是靠背景说话靠单位比拼,否则哪还有公平正义可言?试想,这次要不是北医三院而是普通医院,是不是就得乖乖就范赔偿了事?这一肚子积怨,最后又得从哪里出呢?区别对待是否不可避免?这到底看的是病,还是看的背景看的单位?
所以,不要觉得中科院的公函与你无关。每一次医闹事件都会反映到医生看病的态度,每一次杀医事件也都会影响医生专业的作为,这是一个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在医患关系紧张的魔咒里,片面的指责或激动的互骂是“紧箍咒”,公正的旁观者和理性的当事人才是“松箍咒”。(舒圣祥)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中科院的公函 高知孕妇死亡事件 北医三院 医疗纠纷


京昆高速客车撞向隧道口 致36人死亡
葡萄牙中部遭遇严重森林火灾 火势肆虐
飞行员高空拍摄雷暴 震撼景象如大片
马耳他举行持续焰火表演 庆祝传统节日
世界首批对器官移植无“毒”活猪诞生
联合国呼吁世界保护土著民权益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大规模回迁
济南举办“世界人像摄影大师卡什原作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