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解读 解读
25年来最低增长的中国经济为世界贡献了什么?

1月19日,山西太原民众从一在建商业楼盘前经过。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中国19日公布上一年度经济增长率为25年来最低的6.9%,但GDP总量规模及背后的结构优化、质量提高,使得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世界经济“火车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35%,并将在2020年底前继续贡献30%的经济增长。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说,2015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率在25%左右。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未来仍有较大增长潜力。中国的持续增长将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
去年中国GDP绝对值同比增加约6485亿美元,高于美国的约4700亿美元及印度的约1100亿美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作用仍是稳定的。
中国19日公布的经济数据吸引了包括路透社、《金融时报》等众多国际财经媒体的关注,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长期研究世界经济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朱安东认为,若干年前,当中国经济体量较小、与国际联系较少时,世界不会过于关注中国经济表现,如今全球目光聚焦中国,恰恰说明中国经济对世界举足轻重。
崛起的“世界市场”
尽管中国去年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7%,但仍有高达约3.7万亿美元的总量,并且进口的大宗商品实物量未减反增。预料中国仍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中国进口总额的下降主要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但从数量来看,中国的进口量是增加的。
中国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提出,全面放开二孩,鼓励房地产企业降价、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中国未来还将加大对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这将不断巩固中国的人口红利和市场规模,并扩大对国际原材料产品的需求。
朱安东表示,对国际上那些原材料和能源出口国而言,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拉动着国际大宗商品消费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技术和产业进步加快,国内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新的进口需求也在不断涌现。
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6万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值约为1600亿美元。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去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将在“优进优出”中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今后进口商品的数量还会更多。
中国正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制造业绿色改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国际先进技术与设备,此类需求的持续增长将拉动发达国家的出口,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此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吸金王”,去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折合126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其中,服务业占比61.1%,高技术制造业占制造业总量23.8%,同比增长分别为17.3%和9.5%。
中国为世界资金提供了一个进入空间,并产生着积极效应。
“世界供给侧中心”
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中国的工业制成品仍在满足着世界需求。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生产包括电脑、衣服和太阳能电池板在内的各种产品,为各国提供着满足工业生产、民众生活的各类商品。
2015年,中国出口增速好于全球和世界主要经济体,预计全年占国际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12.4%提升至13.4%左右。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去年底撰文写道,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曾生产玩具,但到上世纪80年代时转向制造节能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中国正以同样的方式消除质量差距。
中国如今出口商品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去年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1.2%,占出口总值的比例也小幅提升。装备制造业成为中国出口亮点,其中铁路设备和电力设备分别出口到全球80多个和50多个国家,并进入美欧等中高端市场。
中国还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增加有效供给,从而扩大社会总需求。而中国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也在满足着世界需求,成为世界供给侧的中心。
朱安东认为,中国的巨大需求能力和生产能力仍在为世界消化产能和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平抑了世界物价,防止了全球性通胀,支撑着世界经济运作。
“世界投资人”
去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创下1180.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实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3年增长,年均增幅高达33.6%。
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日趋提高、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及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中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中国资金、技术和设备更多进入国际市场,国际产能合作增幅强劲。
去年,中国企业投向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优势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累计约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80.2%;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70.4亿美元,同比增长154.2%。
经济观察人士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利于完善全球产业布局、优化产业链与供应链,为世界经济增添新增长动力。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为中国下一个五年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被置于首位。日前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中国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推动吸收引进国际先进制造业技术与产品,并为世界提供更多高端制造业产品。
习近平去年11月在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呼吁,把推动创新驱动和打造新增长源作为二十国集团新的合作重点,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加快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共同创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续的全球需求,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世界经济转型先行者”
世界银行本月初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6年世界经济增速能从2015年的2.4%温和回升至2.9%。未来全球经济增长加快将有赖于高收入国家保持复苏势头、大宗商品价格趋稳和中国逐步转变到消费和服务主导的增长模式。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当前着力进行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将不断巩固全球经济增长的良好基础。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5%,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4%,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恢复仍然缓慢。究其根本,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
世界经济同中国一样,面临动能转换、转型升级的需要。先行的中国经济转型的新进展证明了世界经济转型的必要及成功的可能。
金融危机后,在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经济国家,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经济政策的凯恩斯主义有所抬头,而中国这个曾经的计划经济国家正努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在《民进国退》一书中,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尼古拉斯·拉迪宣称,中国已经实现了从“由国家主导的经济向以市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的转型,并认为民营部门是这个转型的主要动力。
世界各个经济体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式各不相同,转型升级的方向和目标各不相同,但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转型升级是必要的。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除了对世界作出巨大直接贡献,还为世界贡献了应势主动进行转型升级的思路。
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为世界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增强了信心。张立群表示,中国强调的理念是发展,而世界各国都要根据自身情况致力于实现发展,这是世界经济摆脱当前困境的根本出路。 新华社记者 刘斐 王建华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中国经济 世界 贡献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