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我们为何支持好人“求表扬”
吉林长春人张金彪,是烧烤店的老板。这些年来,张金彪累计掏出近20万元,用于捐资助学。毫无疑问,这是一位“好人”。社会也没有忘记他。这些年来,因为好人好事,张金彪多次在媒体上“露脸”。可近日,张金彪致电媒体,希望媒体能够再次报道他的爱心故事。(2月18日《新文化报》)
在传统的观念看来,低调地做好事才是人们心中完美的好人形象,这种严苛的道德观无可厚非,却也有一定的狭隘性。张金彪称希望媒体表扬他,是因为他听过子贡赎人却拒绝奖励,而被孔子批评的故事。做了好事,得到荣誉,甚至在物质上得到了好处,如果狭隘地看,这样的善行或许是不完美的,但是从社会效应和长远看,这样的善才更能推行开来,并且它是无损于公共利益的。
民间俗话说:好人有好报。这种朴素的看法实际上是带有一定功利性的,但道德并不会因为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就会受到折损,恰恰相反,人们若坚信多做好事能够带来回报,那么善举就会越来越多。张金彪希望能多在媒体上“露脸”,或许有些小小的虚荣心,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善举的价值,反而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去做好事。
其实,做好事高调与低调,很多时候是由个人性格决定的,而与其他无关。如果新闻报道能够为一个爱心人士提供继续前行的动力和心里慰藉,那么媒体何乐而不为呢,至少不应吝于多报道几次。
这一次,张金彪“求表扬”的事受到关注后,绝大多数网友都表示了支持。这说明,大家在道德问题上更加务实和理性。“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式的道德值得颂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不是说做好事就一定要自我牺牲,也不是说在道德上毫无瑕疵才算是善举。在现实生活中,道德是由一群并不完美的普通人塑造的,他们的善举不一定多么崇高,他们做好事或许带着一些私心,也得到了一些小回报,在这些却是实实在在的正能量,为公共生活增添着温度。
一个好人因为做好事,而得到了荣誉,也得到了物质上的奖励。这是人们所乐于见到的。由这次的事情,笔者不由得想起了一些类似案例:捡到钱包归还主人该不该要酬金;奖励见义勇为的一些措施引发争议,比如高考加分,有人认为有道德功利化嫌疑。笔者认为,在这些问题上,都需放下狭隘的道德观来看待,才能形成共识。当然一个重要的参考项不可或缺,即某件事物对于社会向善的作用,是推动,是抑制,还是无影响。当我们不再固守某种道德观,而是从维护和发扬公共生活中的善行的角度出发,去制定规则,执行规则,才能让更多的好人好事显现出来。(寇宇龙)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支持好人“求表扬” 张金彪捐资助学


科学家破解恒星爆炸之谜
俄罗斯举行国际烟花节 炫彩夺目美不胜收
巴塞罗那为恐袭死难者举行追思活动
日全食将横扫北美大陆
普京参加青年论坛 现场摆弄手工品“卖萌”
哲蚌寺展佛 拉萨雪顿节启幕
希腊小镇大火持续 天空被映红
金正恩要求美国停止对朝挑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