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城里媳妇怒掀桌”疑为假新闻 所用图片为旧照
新闻所配照片
昨天就在“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被证实为假新闻的同时,多家媒体也转载了一篇名为《回乡不能上桌吃饭 城里媳妇掀桌子》的新闻,新闻中描述称:“第一次回农村丈夫家过年的媳妇,独自辛苦做了一桌子十几盘菜,到吃饭时却被公婆撵下桌,被叫去厨房吃饭,老公也在一旁附和。随后,媳妇怒掀桌。”
上述新闻被转载后引发网友热议,话题阅读量超过30万次。但北京青年报记者求证发现,这则新闻中的内容来源于一则网帖,而这则网帖最早发布于一家以农产品经营为目的的公众号上,配图早在4年前就已经在网上出现。
事件
“城里媳妇怒掀桌”引热议
昨日,一篇名为《回乡不能上桌吃饭 城里媳妇掀桌子》的新闻在网络上热传,多家媒体追踪报道,引发网友讨论。据了解,这篇新闻最早于2月19日刊登于广州某报,随后经多家媒体转载后传播。
上述新闻中以“发帖者称”为新闻来源,描述了一个“城里媳妇”跟着丈夫回农村的经历。新闻中写道:“发帖者称,丈夫是农村出来的,自己第一次回丈夫老家过年。”既没有时间、地点,也没有介绍人物身份。
随后,新闻描述称:“媳妇下厨,做了一桌子的饭菜,其间婆婆连个下手都不打,让媳妇有点不爽。等媳妇把十几个菜端上桌,大家已经开吃了,没人等做饭的媳妇。媳妇忙完看到桌上还有个位置,于是一屁股坐上去……公公不屑地瞥了一眼,轻轻说了句:‘哪有女人上桌子吃饭的,还不出去?’媳妇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看着公公,公公又说‘你怎么还不去厨房吃!’”
新闻描述称:“媳妇想着拿着碗筷在那没说话,瞅了老公一眼。此时,婆婆也赶媳妇出去,丈夫也跟着附和了句:‘出去吃饭吧。’”最后,媳妇因为生气而掀了餐桌。
新闻中,在对事件描述的过程中多次引用了人物原话,但这些话均来源于同一篇真实性未经证实的网帖。
调查
最早发布于一农产品微信公号
随后,该事件被广州某报刊登并经多家媒体转载。
随后,北青报记者在搜索页面键入原帖名“霸气媳妇回农村:光干活不让上桌掀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检索发现,目前,这篇网帖最早见于一个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时间为2月18日。
除了时间、地点表述不详,文中还配发了多张“城里媳妇”拍摄的农村家里的照片,描述称“要是从来没到农村去过的城里媳妇第一次到农村,估计有些场景是一辈子难忘的,那个落差的确不小。”但文中配发的两张疑似为猪圈和旱厕的照片中都有明显的水印,表明图片并非原图。
此外,文中描述称,“媳妇”掀桌后也拍摄了一张现场照片,照片显示,一张黑色长桌一角坍塌,桌上六七个碗盘散落在地上,但图片左侧露出了类似沙发的场景,黑色长桌也与茶几类似。细数掉落的碗盘和筷子等杂物,发现与“媳妇”描述的“做了十几盘菜”等信息不符。随后,北青报记者将这张图片放入识图网页检索发现,这张图片最早见于2012年的一篇博客上,博主在图片下注明称:“拆迁公司所作所为之一:将业主的饭桌掀翻在地。”
说法
作者称由真实故事改写
与此同时,北青报记者发现,在原帖文最后,留下一句话:“大家说我这么做,对吗?”并留下一个微信二维码,称“更多农村新鲜事,关注某某微信公号,唠唠嗑”。而这个名为农某某(化称)的微信公号在介绍中称:“农某某平台致力于服务农业核心生产经营者”、“并且围绕农业生产过程提供生产产业链的整合”。
昨日,北青报记者联系了上述公众号,询问对方帖中内容是否真实,能否提供事件中当事人的联系方式。对方回复称,帖中内容为该公众号“原创”,并解释称:“文章中图文无关,根据真实故事为原型,写作上略作升华”,但表示“当事人不太愿意接受采访”。文/本报记者 张雅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城里媳妇怒掀桌 假新闻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