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两会发布厅>全国政协>观点 观点
李晓东: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纳入“一带一路”战略支撑建设
“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都城,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华夏文明主体起源的重要标志性历史遗存。但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还存在诸多难题,既难以依法全面保护,同时也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晓东建议将汉长安城遗址区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撑建设和国家公园建设范围,并以国家相关专项资金提供财政支持。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西安市未央区,是现存规模宏大、遗迹丰富、格局完整的古代帝国都城遗址。2011年9月3日,全国第一个文物保护特区———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设立,同时成立了以国家文物局和省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特区建设领导小组。2014年6月,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的起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目前保护的面积仅占遗址区的1/6,很多叠压遗址本体的村庄需要整理或搬迁。因为搬迁、安置难度极大,整体推进难;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村民安置、生产生活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土地、文物、环境等多个方面,统筹协调难度极大。”李晓东委员说。
“36平方公里遗址,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没有经验可循,遗址区目前生活的约10万群众,他们的生产生活如何保障,涉及巨大的资金投入。”李晓东委员建议,通过特事特办的方式聚集各种力量,为大遗址的保护展示和以文化遗产为背景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国家级试验”。
李晓东委员建议成立高级别的协调机构或大遗址建设特区,创新机制、协调力量,更有效地探索和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与破坏和灭失争时间,为保护建设工作闯一条新的路子;将汉长安城遗址区纳入国家公园建设范围,并以国家相关专项资金(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提供财政支持;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撑建设,建设“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展示城镇化群”,同步解决弘扬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和遗址区群众生产生活、经济发展等问题。
编辑:陈佳
关键词:将汉长安城遗址 保护利用 纳入“一带一路” 战略支撑建设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