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终身追责,让文物保护更有力
文物一旦受损便再难复原,因此,首要的是,让官员不敢伤害文物。怎么做到呢?让那些失责于文保工作的官员真正承担责任,让意见切实落地。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一大亮点便是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
为何要出台这个《意见》?正如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所言,“现行的文物保护法和相关办法中,都笼统地讲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内的文物保护负有责任,但负有什么责任、怎么负责,强调的都不明确”。
终身追责,让文保工作成为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会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相关官员或许就不敢轻举妄动,再拿文物保护不当回事。毋庸讳言,对于一些官员来说,在畸形政绩观驱动下,对待文物保护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有时为了商业利益不惜损毁文物。在他们看来,文物保护吃力不讨好,保护再好也带不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同时,哪怕在文保上失职渎职,也不被追究责任。
3年多前,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检查发现,山东聊城、河北邯郸、湖南岳阳、云南大理等地,因保护工作不力,致使名城历史文化遗存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处理结果是,上述城市被通报批评。个人毫发无损,怎么会对文保上心?可见,提高损害文物行为的违法违规成本,大有必要。同时,《意见》还会让地方文物部门更有“存在感”和话语权。在一些地方,文物部门虽有文保意识,奈何过于弱势,无法监督平级政府,《意见》的出台,无形中让他们更有底气。
然而,《意见》印发后能否深入官心,颇令人担忧。作家冯骥才曾言,“很多政府管理者,特别是主管全面工作的主要领导,脑袋里根本没有这两部法(文物保护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不知道哪些是遗产,哪些不可移动、不可改变、不可买卖,破坏了要负什么法律责任”。如今,地方官会把《意见》放进心里吗?若官员不走心,意见不是又落空?
而且,事后追责远不如事前防范。文物一旦受损便再难复原,即便问责了官员,对文物也已无补益。因此,首要的是,让官员不敢伤害文物。怎么做到呢?让那些失责于文保工作的官员真正承担责任,让意见切实落地。文物是历史长河留下的印记,保护它们是我们的责任。将傲慢的权力意志关进笼子,让急功近利的狭隘政绩观无生存空间,让公众的监督有迹可寻,文物才不会被轻易损害。(王石川)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保护文物 终身追责


第72届联大一般性辩论进入第三天
私人飞机迫降伊斯坦布尔机场 致4人受伤
九只梅花鹿亮相北京故宫博物院
印尼南苏门答腊发生森林火灾 火光照亮夜空
@所有人 有三只满百天的大熊猫征名认养啦
国产大型客机C919计划投入6架试验机开展试飞
故宫畅音阁戏曲馆开馆
9月2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