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值得警惕的“撞他是维护路权”心态
备受关注的东莞“后车撞翻变道车”事件,日前已认定案结。东莞交警支队中堂大队向媒体证实,经过专案组调查,事故双方不存在追逐竞驾,没有故意撞车嫌疑,因此维持前车司机负全责的定性,同时还确认后车司机并未如其先前扬言的那样曾撞过6辆车。警方的结论看似给后车司机及其支持者在这场争议中以更多的底气,但这并不意味着所谓的“撞他是维护路权”就是可取的。于法于理,这样的心态不仅危险,而且埋下隐患。
从一开始网民谴责变道车,再到质疑后车司机唐某某,及至当地警方成立专案组重新调查,这场争议的转折点,应该就是唐某某那番听起来义正词严的“一般是别人全责我才撞”“已撞过7辆车”的言论。令人惊讶的是,一份就此事展开的网络调查显示,在14万人次的投票者中,有近63%的人选择了“撞他活该”,近34%的选择了两方都不支持,只有不到4%的人选择了礼让。考虑到几乎每个守法司机都会遭遇相邻车辆压线、不按信号灯行驶等违法状况,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对前车违法导致事故抱以“咎由自取”“活该”的心理,然而这并不等同于“撞他”就一定免责,至少东莞交警重启调查这个举动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在道路上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至少要受到拘役、并处罚金的处罚,而一旦构成其他犯罪,则将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换言之,即便合法行驶在自己的车道内,也不是在任何情形下都会免责。更重要的是,恰如一位法学专家之前分析的那样,纵然前车违法,如果明知可以预见的后果却加速撞上去,则有可能涉嫌故意伤害乃至故意杀人罪。就此事而言,需要明确的是,前车全责的认定,是以警方调查的双方没有竞驾、唐某某无故意撞车的事实为前提的。如果抛开事实,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对方全责就去撞”而不必负任何责任,显然是对法律的无知。
于理而言,虽然各行其道是重要的路权原则,但须知这只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其中一条,它同时还有行为责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安全原则等,仅安全原则中就有“如遇他人侵犯己方的合法通行权必须合理避让”的要求。从现实的考量看,在机动车高速行驶过程中,即使是与周边车辆、设施的一些看似轻微接触,都有可能引发无法预计的后果,伤害的对象就未必如想象那样只限制在违法的一方身上,所以避让原则并不是要人忍气吞声,而是更大限度地保护自身安全。至于一些网友所嚷嚷的“就是要给违法者一个教训”,除非事发突然无可避免,不然即便是在法律框架下可以免责,这种过分自信的心态也是极其危险的,一旦伤及到自己或者第三方,都将悔之晚矣。
总结此事,前车违法变道自然在责难逃,这值得那些不遵守交通法规的司机警醒;至于后车司机唐某某,我们宁愿相信他当初那一番话是激动之下的“胡扯”,否则于人于己都不是负责任的态度。接受媒体采访时,唐某某曾强调“不要违法变道”“要守法”,但有必要提醒那些抱着“撞他是维护路权”的驾驶员,行驶在路上,要遵守的不仅仅是道路安全方面的法律。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东莞“后车撞翻变道车”“撞他是维护路权”


大型杂技剧《花木兰》在澳门举行传媒预演活动
西藏:布达拉宫广场花团锦簇迎国庆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隆重举行
“18至20世纪俄罗斯帝国珍品展”广州开展
大熊猫“彩陶”“湖春”启程赴印尼
2017年“文化中国·全球华人音乐会”在京举行
300幼儿同唱祖国生日歌
中国出版代表团亮相内罗毕国际书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