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噩梦连连也是帕金森信号
●医学界最新研究认为出现手抖等运动症状时帕金森病已进入中晚期
●警惕嗅觉失灵、噩梦、抑郁等非运动症状,提早干预或能延缓帕金森病的到来
看着老伴脖子上淤青的四道指印,老李怎么都无法相信是自己所为。事实上,他因为噩梦而误伤枕边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一回,被他在梦中当作“敌人”死死掐住脖子的老伴,差点没命。
老李这样持续做噩梦已经有好些日子了,他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潘小平收治的“睡眠异动症”病人中的一位。“睡觉做噩梦很多人都觉得是正常的,但其实不然,如果噩梦发生的频率高,其实是需要医疗手段干预的。”不仅如此,医学界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显示,睡眠异动症与嗅觉失灵、抑郁和便秘这些症状,往往还是帕金森病的早期信号。“它们比手抖出现得更早,所以如果出现这些问题,而且又有帕金森的家族史,就应该高度警惕。”潘小平说。
案例
睡眠异动症 夜夜梦见被狮子追
今年40岁的欧先生是一家大型国企的工程师,近一年来,他被自己的睡眠问题搞得“遍体鳞伤”。“夜夜梦见被狮子追,我一路没命地跑,经常在梦中摔倒,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地上。还有一次,我梦见自己被狮子追到了悬崖,无路可逃了,只好奋力一跃,结果就被一阵剧痛惊醒,原来自己扑到了房间的大门口,而那里正好摆了辆自行车,我压到了车把上,结果胸骨骨折了。”
潘小平介绍说,老李和欧先生的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作睡眠异动症。睡眠异动症通常发生在睡眠中的快速眼动期(梦睡期),和一般人做梦不同,睡眠异动症患者做的都是噩梦,而且一周有好几次,频率很高,“他们在睡梦中经常会手舞足蹈,大喊大叫,经常误伤自己或伴侣。如果做噩梦做到这样的程度,其实就是病态了,应到医院的神经内科看看。”
其实,睡眠异动症处理起来并不难,“做个睡眠脑电图就能确诊,然后用药物治疗,目前有疗效很确切的药物,完全可以控制住。”
症状
噩梦、嗅觉失灵 比手抖更早出现
不过,在噩梦的背后,却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帕金森病。
潘小平说,近年来医学界对帕金森病研究有一个热点,就是发现睡眠异动症有可能是比手抖等出现得更早的帕金森病症状,而事实上,在已经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中,确实有50%以上的人,有夜夜做噩梦、睡梦中手舞足蹈、大喊大叫等异常现象。
潘小平曾经对一些睡眠异动症患者进行持续的追踪观察,发现不少人确实在三四年后出现了手抖、震颤等帕金森病症状,并最终被确诊。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医学界还发现,除了睡眠异动症,嗅觉失灵、抑郁和便秘也有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按照目前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很多人都是因为出现手抖等症状时才发现帕金森病的,但其实出现这类运动症状时,帕金森病已经是中晚期。”潘小平说,“他们追溯不少帕金森病患者的病史发现,很多人都曾在出现手抖前的好几年前开始觉得鼻子不好使,有些老人烧煳了菜都闻不到味道。”临床上有40%~50%的帕金森病患者首发症状为嗅觉衰退,而且嗅觉问题往往出现在“手脚震颤”、“面具脸”等运动症状的三到七年前。因此,国际运动障碍协会在去年年底发布的“2015诊断标准”中,新增“嗅觉减退”作为确诊该病的支持标准之一。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便秘者发生帕金森病的危险度是非便秘患者的三倍,而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在出现典型运动症状的十年到二十年之前就患有便秘。抑郁则可以早于运动症状二十年出现。帕金森病患者中,有抑郁者比无抑郁者的生活质量要差。
潘小平指出,虽然上面提到的这些非运动症状都可能与早期帕金森病有关,但目前还不能作为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不过,患者和医生如果能根据睡眠异动症、嗅觉减退等症状,再结合帕金森病的家族史,做好密切的监测随访,那就有助于及早发现帕金森病,及早开始治疗。
治疗
一吃药症状就消失 未必是好事
帕金森病的治疗目前药物还是首选,但药物治疗也有不少问题。帕金森病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就是大脑分泌的多巴胺不足,因此补充多巴胺类药物是很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潘小平强调,多巴胺绝非补充得越多越好,这不仅是因为多巴胺类药物有毒性,一旦过量就会有害,而且多巴胺类药物治疗帕金森病还有个“蜜月期”,过了“蜜月期”药效就会大打折扣,病情越来越难控制。
“因此,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是一门艺术,不同患者的用药方案都不一样,需要循序渐进,不断调整。我们在临床上碰到一些曾在基层医院治疗的病人,一确诊就用上了最大的多巴胺药量,刚开始效果似乎很好,病人的症状一下子就消失了,可是几年后就会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局。”
另外,不少帕金森患者喜欢自己调整药量,同样会影响治疗。“我的病人中有一位广场舞教练,每次到了要去教跳舞的日子就自行把药量调大,这样一来,在跳舞的时候确实很好,像正常人一样。可她一跳完舞,身体就开始不由自主地摇晃,根本停不下来。”
尽管3~5年的多巴胺类药物“蜜月期”至今仍然是帕金森病治疗难以逾越的“坎”,但潘小平介绍说,随着近年来新药物的上市,一些神经受体激动剂和一些神经保护剂的使用都有助于将“蜜月期”延长,但前提是患者一定要遵循医嘱用药。
贴心提示
如何应对“开关现象”?
不少帕金森病患者都会出现“开关现象”,即部分病人服用左旋多巴后,出现的症状波动,如患者突然出现肌僵直、震颤、运动不能,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后缓解,此时病人可活动如平常或出现多动。一日中,可反复迅速交替出现多次。这种变化速度可以非常快,并且是不可预测的,临床上形象地称这种现象为“开关现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对突如其来的“开关现象”呢?
如果患者走路走着走着突然间就僵住了,可以立刻在他面前设置一个障碍物,例如别人的一条腿,或者横着放一把雨伞等,然后让患者去跨越这个障碍物,并用脚跟走路,那么就能把开关打开。
如果僵硬发生在清晨刚睡醒时,可以让家人把需要早上服用的多巴胺药物捣碎,用水溶解并喝下去,使身体快速吸收药物,一般十多分钟后就能缓解。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科主任兼神经科主任、主任医师潘小平教授
文/广州日报记者黎蘅 通讯员黄月星
编辑:赵彦
关键词:睡眠异动症 帕金森 治疗方法 开关现象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