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56年前生产队长因公牺牲 非亲非故老人为其扫墓
原标题:56年前生产队长因公牺牲 非亲非故老人为其扫墓
56年前,生产队长因公牺牲,只是听说了这个故事的他却牢记一辈子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挂念
绍兴七旬老人自制感人视频,多方寻找,为当年的英雄村干部扫墓
本报通讯员 王薇 本报记者 史春波
找到赵金荣的墓时,胡鸿勋默默献上了一束菊花。长达半个多世纪来,这个心愿一直挂在这位七旬老人的心头。
这是一次特别的扫墓,坟前墓里的两人非亲非故。
村干部赵金荣牺牲那年四十来岁,而胡鸿勋当时才15岁,还是一名高中生。
“他的事迹影响了我一生。”昨天晚上,钱江晚报记者联系上胡鸿勋时,他这样说。
那个素昧平生的生产队长
成了他一生都不能忘却的人
胡鸿勋不会忘了56年前的那个夏天,那年,他才15岁。那是台风过后的一天,天气炎热,胡鸿勋和高中同学一起,来到绍兴陶堰镇的一个叫白塔洋的地方帮忙“双抢”。
刚进村,他们就看到村里到处都是披麻戴孝的人,大家一脸悲伤。
经过打听,胡鸿勋才知道,刚刚几天前,村里的生产队队长赵金荣为了抢救粮食而牺牲了。他才四十来岁。
当时正值“双抢”最忙碌的时候,一场台风突然来临,白塔洋上狂风怒吼,白浪滔天,村里满载稻谷的船只马上被卷入大风,漂走了。
正在吃午饭的赵金荣一听说这个消息,马上扔下碗筷冲到湖边,不顾风大浪急,跳进了湖里,向船游去。
那天实在风大浪急,水性不错的赵金荣也不幸牺牲。消息传来,村民们失声痛哭,陷入悲痛。
胡鸿勋记得,当时听到这个故事时,自己的心情也颇为沉痛。
“双抢”结束后,他回到学校,发现“赵金荣”这个名字和他的故事,像是烙印一样镌刻在他的脑海里,成了此后人生中不能忘却的记忆。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挂念
他想去英雄墓前鞠个躬
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么多年来,胡鸿勋的人生也经历了诸多坎坷。他下过乡,打过工,也下过岗。这些年,“赵金荣”这个名字,他却一直没有忘记。
10年前,胡鸿勋在一家单位退休,喜欢上了摄影。而56年前发生壮烈一幕的白塔洋,也成了他最爱取景的地点之一。有了空闲时间,也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一个念头越来越强烈,那就是,去给非亲非故的英雄“赵金荣”扫扫墓,鞠个躬,献上一束花。
在今年清明节前,这个心愿终于实现了。他找到了还在白塔洋附近居住的赵金荣的儿子。
“我去的那几天,只有他儿媳妇在,一听说我的来意,她也很感动,说很高兴还有人记得她的公公。”胡鸿勋说。
赵金荣的儿媳告诉他,赵金荣牺牲后,家人给他做了两座坟,一座是在屋后的青山上,一座是在绍兴平水的山上,那是赵金荣的老家。但因为当时条件困难,简陋得连墓碑也没有。
为非亲非故的人扫墓
他说是为了宣扬正能量
赵金荣的两座坟,胡鸿勋都去扫了,他骑着电瓶车,买了菊花。终于见到56年前的英雄长眠之地,这位70多岁的老人不禁掉下了眼泪。
“你的事迹,我一直记在心里,对我以后的人生影响很大,教我做一个无私的人。50多年来,我一直想来看看你,今天终于如愿了。”在墓前,他这样说。
一次偶然的见闻,半个世纪,对于一位英雄的崇敬,或许很多人难以理解。
怎么样让英雄的事迹激励更多的人?怎么样让更多的人纪念英雄?
回到家后,胡鸿勋他和朋友一起,将自己寻访赵金荣后辈、与赵金荣儿媳交谈、上山扫墓的过程制作成一段视频,同时配上了自己多年来在白塔洋拍的风光照。
“视频是我的朋友孙锦田拍摄和制作的,我也很感谢他。”胡鸿勋说。
世事沧桑,50多年改变了很多事情。“白塔洋更美丽了,周边的人们生活更幸福了,但我想赵金荣这样的英雄,值得被铭记。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当时事件的见证者,能够为英雄做的一点微薄的事。”胡鸿勋说。
做好后,胡鸿勋还专门把视频送到了当地镇政府,希望能把英雄的精神更多地宣扬。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生产队长因公牺牲 扫墓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