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法律离“烤活牛”有多远?
一只牛在网上“火”了。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一名男子手持喷火枪对着一只小牛狂喷,随后小牛向前跑了几步,但男子紧追不舍,对着小牛的面部和其他部位继续喷烤。牛的面部被烤化,身下满是鲜血……
对于一个人格正常的人来说,我们反对的并不是杀牛本身,而是“怎么杀”的问题。但现实是虐待动物之事屡见不鲜,药用上有“活熊取胆”,饮食上有“三吱儿”、“活猴取脑”,公众事件中有“高跟鞋虐猫”、“灌水猪”、“活剥狗皮”等等惨不忍睹的虐待行为。
对此,我国立法实践中只有《野生动物保护法》,此法主要针对走私、盗杀珍稀动物的违法行为,而缺乏对一般家畜、家禽、宠物等的保护。对此空白有填补的是《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而对于这些建议稿的争议却各执一词:有人认为人对动物的行为只能用道德约束;有人认为司法资源用在人身上尚且不够,用于动物纯属浪费;有人认为立法界限模糊,对动物和虐待的行为难以量化……
而反观国外,在美国,虐待动物至死最高可判10年监禁;在南非,虐待动物可能被判3年监禁或者高额处罚;在加拿大,最高刑期为5年;日本也颁布了《爱护及管理动物相关法律》,规定残杀、伤害动物的,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100万日元以下的罚金。
宏观考虑,确立一个保护动物的法案也是出于理性考量。比如,国外对中国的形象往往是“什么都吃”;有些国家已开始建立保护动物的“贸易壁垒”,对出口动物进行限制。同时,根据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很多暴力犯罪者幼年期都有过虐杀动物的经历。
笔者认为,虽然保护动物在中国有属于自己的国情,但也应勇于迈步。如果刑事不能立法,能否民事、行政立法?如果不能阻止,能否倡导、建议?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上,不能只靠舆论谴责。
□吴竞威(学生)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虐待动物 男子“烤活牛”保护动物


葡萄牙议会否决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第四届东盟防长扩大会举办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美
德国新一届联邦议会举行首次全体会议
霜叶染红八达岭
纽约400多名警校学员参加毕业典礼 相拥庆祝
“2017汉语之光”才艺汇演在悉尼举行
菲律宾国防部长宣布马拉维战事结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