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记2016年"联合国中文日":中国传统多元文化点亮联合国
一首羌族歌曲《那吉拿禄》唱着吉祥如意,羌族姑娘向宾客献上红色细长的布条——羌族人祈求吉祥的信物“羌红”。这一幕发生在纽约联合国总部19日举办的2016年“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现场。
头戴绣着牡丹的头饰,披着羊角花装点的云肩,脚踩云云鞋,羌族姑娘坐在人群中央,一针一线表演着古老的羌绣。
木版水印、八卦掌表演、长嘴壶茶艺……一项项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技艺在以多元和包容著称的联合国竞相呈现。
年过七旬的上海市八卦掌协会会长王翰之舞了一段八卦剑;一头白发的老人,脚下生风,一招一式,亦刚亦柔。来自四川的茶艺师杨俊成展示了炒茶技法,他认为中国茶文化的内涵是包容和分享,这也是人们对和平与和谐的共同愿望。
一直在静静观看的联合国葡萄牙籍员工米格尔·马特乌斯对记者说:“这些都是很美丽的表演,我们应该拥有多元的文化。”
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目的是在联合国系统内推动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中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法文、英文6种联合国官方语言的平等使用,每种官方语言对应一个节日。联合国中文日被定在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谷雨”日,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据联合国网站介绍,自20世纪70年代中文被确定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以来,中文在联合国受重视的程度比以往有了大幅提升。联合国内部每年还面向员工开设中文语言课程。
联合国中文教学组组长何勇向记者介绍,目前中文教学组每年开设3个学期的语言课程,每个学期的学员人数约为200人。他们还向员工提供书法课教学。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师从一位书法老师。
何勇认为,随着学习中文的人数增加,中文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也在进一步提升。现在,联合国也经常举办有关中国的文化活动和展览,这些活动能促进人们对中文的使用。(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联合国中文日 文化


大型杂技剧《花木兰》在澳门举行传媒预演活动
西藏:布达拉宫广场花团锦簇迎国庆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隆重举行
“18至20世纪俄罗斯帝国珍品展”广州开展
大熊猫“彩陶”“湖春”启程赴印尼
2017年“文化中国·全球华人音乐会”在京举行
300幼儿同唱祖国生日歌
中国出版代表团亮相内罗毕国际书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