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童启庆:我们把文字写在山上
我1956年大学毕业,至今快60年了,我本来是学自然科学的,主要研究茶的栽培和生理科学。通俗来讲就是种茶的。
童启庆
在以前种茶日子里,和一起研究茶的老师们种有一片茶园,我们会笑着说:别人把文字写在纸上,我们把文字写在山上。茶就是我们的文字,茶就是我们的诗。
为什么完全从事农业生产的我后来转而教了茶文化呢?当时我50多岁,快要退休,就在思考退休后干什么,有人叫我开茶馆去,这样的事情可不适合我,在茶上研究了这么多年,还是希望能够继续研究茶。
随着国家发展,有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活动,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有人来给世界展示中国茶道的名片。必须要有人来研究,来传承中国茶道。
茶道,两个字,是从什么时候来的?中国茶道的奠基人是陆羽。陆羽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他还率先提出了中国茶道的精神——“俭”。
《茶经》一之源中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陆羽所在的时期是煮茶道。就是把煮的茶放在一个大的碗里面,然后每个人再舀到自己的碗里来喝。
到了宋代,有了龙凤团饼茶。龙团是皇帝御用的,凤团是给皇后及子女喝的,除外的人是不能饮用龙凤团饼茶的。皇帝可以将龙团饼茶赏赐给大臣,作为一种精神嘉奖。但是赏赐仅仅是龙团的一小部分,所以还是不能作为茶饮喝。可见当时龙凤团饼茶的珍贵。
宋代由于制茶工序的改变,茶的品质越来越好,用煮茶法已经显不出绿茶清绿的颜色。所以改用了点茶法,如同现在日本茶道,就是用磨子把茶磨成粉,放进大碗里面。
到明清时期,朱元璋提倡改进煮茶法,所以煮茶也就改成了现在泡茶的方法。
经过了这样发展的过程,茶道慢慢改进,茶也流传到了海外,现在日韩的茶道是根据中国当时茶道做法演变而来。
制茶技术经过发展,技艺越来越高。不单单一种绿茶,至清代已经完善了六大茶类。包括绿茶、黄茶、黑茶、红茶、乌龙茶和白茶。
这六大茶类加工方法不一样,品质特征不一样,品饮方法也就不一样了。因此根据六大茶类的茶性设计了科学的冲泡方法。
以上就是茶饮发展的历史。
有的人把茶道说得很玄乎,好像茶道是一种精神,没有具体实践。到底茶道怎么定义呢?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一书中给茶道下的定义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在《茶史散论》中写道:“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另外日本不同的专家也对茶道有不同的解释。
现在茶道的核心精神,是由庄晚芳教授最早于1989年提出这一概念。并专门撰文具体阐述中国茶德“廉、美、和、敬”的内涵:“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所以现在茶学都将庄晚芳教授这四句话作为茶道的指导思想。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现今,有人问我,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大爱喝茶了?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现在年轻人没有真正接触到茶,不知道茶的奥秘。从人体健康的角度来说,饮茶对人体更好。所以我还是提倡大家多饮茶。
在思考饮茶人群为什么偏老龄化的问题上,我觉得还需要从推广上多做些工作。
现在有很多茶艺老师在兴趣班教少儿茶道,去中学进行茶文化推广。有些小朋友学过茶道后,回到家还会主动泡茶给家长喝。我希望更多的小朋友了解茶文化,从而喜欢上茶,喜欢上中国的茶文化。
另一个问题,茶不是一种精英文化,茶也不分贵贱。我认为只要符合卫生标准都是健康的茶。明前茶因为数量少价格自然高,但是我觉得雨前茶比明前茶要好喝,很贵的茶不一定是最好喝的茶。
现在很多爱好茶艺的人学习茶道,医生律师都有,平时工作压力太大,学习茶艺来放松放松,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不仅是茶饮的问题,还有茶的制艺和销售,都需要更好传播和发展。才会有更多的年轻人认识茶,喜欢上喝茶。
我今年已经80岁了。茶是种不动了,也就喝喝茶,力所能及教教学生了。
(讲述人:曾任浙江大学茶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文字整理:吴莹陆斯超)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童启庆 种茶 茶文化 茶道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