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无锡打响慈善超市改革突围战

2016年05月10日 09:44 | 作者:江丽萍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在刚刚推进慈善超市建设时,江苏省无锡市慈善总会建立了市级、县区级、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网络,共119家慈善超市。这些超市以社区为服务范围,以低收入家庭为服务对象,通过市民或企业捐赠的日常生活用品以及民政部门和慈善会给予的资助,为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

随着工作的持续开展,慈善超市不同程度地遭遇发展瓶颈。如超市成本较高、物资来源不足且单一、定位性质不明等等。无锡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经过摸底调查后发现,有些地区的慈善超市很受群众欢迎,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模式,可有的地区却是基本废置。究其原因,可以说与超市所在地域、周边环境、人口集中程度、人缘关系等密不可分。

为突破这种困境,无锡市慈善超市纷纷进行转型和改革,成功打响了一场突围战。在开创中逐渐形成的三种模式,打开了无锡慈善超市新的格局。

原始发放式,通过合并慈善超市网点,减少运行成本,保留了发放款物的功能,并根据实际情况服务群众。这类超市主要集中在人缘关系比较简单的村委、街道。这些地方普遍能够形成自己的自救体系。有些什么困难,周边群众都知道,都可以提供自己有限的力量。有些村里条件好的人,甚至还可以帮助困难家庭提供工作机会等。因此,这些区域的慈善超市只需具备基本的发放功能。

第二种模式是通过义工的介入,使慈善超市变得更加人性化,服务更到位。如北塘区慈善超市,以超市为平台,与义工活动完美结合,实行了“订单式”服务、“覆盖式”募集、“结对式”帮扶、“回报式”自助的模式。

具体而言,即通过爱心服务热线、微博、微信、QQ群和义工入户调查等方式,与困难群体进行沟通互动,宣传政策,了解需求,募集物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定期收集和统计贫困群体的需求,发布求助信息,建立健全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服务网络,引导居民将家中闲置的家具、电器、衣服等生活日用品充实、丰富慈善超市,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及时帮助;组织义工与“三无”老人、遗孀、行动困难的残疾人、无劳动能力的重病家庭及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结成帮扶对子;积极引导低保对象等弱势群体加入义工队伍,以自己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实现良性循环。这类慈善超市多见于人口密度较大的社区。

还有一种名为市场介入式,引入商业模式管理运行慈善超市。充分利用市场化慈善超市的货源渠道、运输渠道等,让慈善超市更具有市场活力。同时和商业超市合作,以慈善超市卡、商家让利等方式,让百姓得到更大实惠。改革后的慈善超市,拥有更充足的货源、更便捷的网点,同时,受助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日常生活用品,不再是单一的米油、棉被。

时至今日,改革后的无锡慈善超市新格局慢慢凸显,切实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更实惠、更方便、更满意的服务。

(江丽萍)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慈善超市 改革 转型 改革 无锡 生活必需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