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老人容易被忽悠?消费警惕十大陷阱
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较低,成了一些不法商家忽悠、欺骗的对象,给他们心理、身体和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为保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向老年人特别提出以下消费风险提示并慎防十大消费陷阱:

一、 有病切记乱投医。有病要去正规医院,保健养生也应到正规医院和机构咨询,切不可有病乱投医,更不能轻信来路不明的网络医生。
二、 免费承诺别轻信。面对不法商家承诺的免费赠送、半价促销等要经得住诱惑,不贪图小便宜。
三、 虚假广告要辨别。近年来,保健食品、医疗、药品广告日益成为虚假广告的“重灾区”。老年人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接触广告时,要提高辨别意识。
四、 专家忽悠不上当。老年人常因有病在身,特别渴望专家、医生指导,对他们的医嘱也深信不疑。但是,要特别防范所谓的“专家”趁机向老年人推销高额保健品。
五、 无效退款难实现。一些不良商家为了推销保健品或药品,不惜违法广告法,承诺保证疗效,无效退款。对此,老年人不要相信。
六、 养生讲座不购物。一些不法商家打着养生讲座的旗号,以赠送鸡蛋、面条、酱油等小物品为诱惑,推销商品。老年人不要随意在讲座上购买保健品或保健用品。
七、 “政策补贴”不可信。某些不法商家冒充国家卫生部向家境贫寒又久病缠身的老年人直接打电话,谎称能为他们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政策补贴”和药费补助,进行欺骗误导。不要为了获得所谓“政策补贴”而上当受骗。
八、 保健品药品要区分。保健品对治疗某些疾病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不能代替治疗药物。《广告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保健食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老年人要注意区分。
九、 上门维修找对人。老年人家中电器坏了需要维修时,要向正规家电企业咨询和报修,切忌网上乱搜索,防止遇到冒牌维修。
十、 面对诱惑防风险。高收益伴随高风险,面对金融商家高利率诱惑,老年人要擦亮眼睛,不受诱惑。
编辑:赵彦
关键词:老人容易被忽悠 消费警惕十大陷阱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