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企业家毛淑华:不惑之年搭上通往公益的快车

2016年05月11日 10:09 | 作者:马雅兰 郑晓冉 | 来源:中华慈善新闻网
分享到: 

编者按:为致敬为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爱心人士,探索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方向和面临的主要任务,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最新成果、聆听榜样心声,讴歌时代精神,引领慈善公益潮流,中华慈善新闻网特邀请相关嘉宾对如何打造现代慈善公益理念、提升慈善公益事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繁荣发展面临的形势挑战与机遇等话题进行分析解读,畅谈对社会服务创新以及社会大众广泛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思考和认识。

本期,我们采访了北京泓河韵商贸有限公司法人毛淑华。


毛淑华


“到了不惑之年,我想为自己而活,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公益,通过自身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和充满正能量的人多接触,与做公益的人多学习。我已经知道我能明白什么,什么是我再怎么着也不会明白的事情。”毛淑华坦然地说。

女人四十,毛淑华在这不惑之年搭上了通往“公益事业”的快车。1990年来到北京,20岁的毛淑华和姐姐一起创业打拼,最开始创业从小卖店做起,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吃了不少苦。毛淑华说自己最大的品质就是能吃苦。“刚来北京的时候没有背景,北漂的日子里,我根本不把北京当做真正的家。直到后来成了家心里才踏实。回想创业的过程,遇到过挫折,但这么多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毛淑华说。

经过多年的奋斗,现在毛淑华的家人都陆续来到北京。一个家庭能在城市扎下根不容易,这与毛淑华多年来对家庭的爱与付出密不可分。


1


毛淑华说,以前孝心都是给家人,家里有什么事情都是我和姐姐负担着,姐妹之间谁有困难就帮一把。“我是个天生的热心肠,当周围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能第一时间给予帮助,我也想过做公益慈善,但是最初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做”。

年轻时候的毛淑华疲于生计,为家庭奉献。七八年前,毛淑华萌生了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后,她发现内心空落落的。偶然间,毛淑华上了一堂传递正能量的课程——邦悦教练技术课程,通过课程挖掘一些内在的需求和真诚,毛淑华决定投身公益事业,传递公益慈善正能量。

“做公益看似是给予别人爱心,但其实别人也在回馈给我们爱心,让内心获得满足感。俗话说,种下一个善因就会有一个善果,这个善果也是在不断滋润着我们的内心。当内心有爱的时候,爱的能量就会在体内流动。”毛淑华欣喜的说。

作为心连心公益活动的助教,毛淑华认为心连心活动教会了人们什么叫爱,怎样去表达爱。在固安,毛淑华资助了一些高中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这些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进入叛逆期,家长和孩子沟通出现障碍。如何和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毛淑华说用以前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强制的严厉的家长作风式的教育,只能让孩子的心离家长越来越远。心连心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拉进了。父母开始理解孩子,孩子也知道感恩父母了。

“母亲的温柔可以消弭青春期的风暴,而孩子因为记得母亲那张温柔的脸,遇到挫折时,也会主动和母亲倾诉。这就是我们要传播的正能量,叛逆期的孩子不懂得去爱不懂得去包容,那是因为他没有打开心门。”毛淑华做过义工,做过志愿者,她说心连心活动其实就是把社会上所有的评价标准都放下,去专心支持学生成长。

在毛淑华的家庭教育当中,父母常常教育我们应该帮助更多的人,毛淑华回忆说,12岁的时候我的母亲去世了,但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个特别善良勤劳、人缘很好的人。母亲去世的时候周围的亲朋好友都来了,这与母亲的好人缘分不开。

毛淑华介绍,为传播中国旗袍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义利兼顾的传统美德,2016全球旗袍女王争霸赛北京赛即将启幕,她也将积极支持中华旗袍大赛,以此资助社会弱势群体,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在毛淑华看来,现在最舒服的生活方式就是做公益。四十不惑,到40岁才发现,不惑的意思是你所有不明白的事你都不想去明白了。不是不困惑了,是不“困”了。我现在是心连心公益课程的助教,助教给学员一对一的辅导梳理,通过和他们谈话,梳理内在的一些困惑,认识自己,内心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时刻反省自己,时刻调整自己。

毛淑华说:“做公益不在于捐了多少钱或者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公益是身边的点点滴滴,是一种生活习惯。比如通过自己带动一些朋友做了一些正能量的事情,去把它传递下去可能意义更大。不惑之年,我要在通往公益的快车上继续坚持下去。”(马雅兰 郑晓冉)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毛淑华 公益 爱心人士 正能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