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浏阳爱心助学基金成立 33名贫困学子收到爱心存折

2016年05月11日 14:19 | 作者:胡敏 罗时茂 | 来源:浏阳日报
分享到: 

助学现场:33名贫困学子收到爱心存折

5月9日上午,温度降到了近期的最低点,但在浏阳市北盛镇“向阳精准助学基金”成立现场,却是暖意融融。

任向阳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号召,出资200万元成立“向阳精准助学基金”,专项资助北盛镇精准扶贫户和普通贫困户家庭的大学生。

按照学生的考学和就读情况,考上或就读一本的精准扶贫学子每年可获得2万元助学金,二本的每年可获得1.5万元助学金;考上或就读一本的贫困学子,每年可获得1万元助学金。

考虑到实际操作的便利,基金贴心地为每位受助学子办了一张爱心存折(卡),助学金会定期打入到学生的账户中,这张爱心存折将伴随他们直至大学毕业。

在昨天的基金成立现场,共有20名精准扶贫学子和13名贫困学子收到了爱心存折。

今后,任向阳每年还将根据受助学生的实际情况拿出50至100万元开展爱心助学。除了给予资金支持,爱心助学活动还将以提供暑假工平台、提供就业岗位的形式持续下去。任向阳的公司接纳受助学生暑假短期打工,2个月给予8000元工资。在他们毕业后,可以选择进公司工作。


北盛向阳精准助学基金爱心存折

北盛向阳精准助学基金爱心存折


向贫困学子提供暑假实习岗位

在活动现场,双脚变形、走路不便的肖世武格外引人注意。他本人和家庭的命运因一场意外而发生转折,是北盛镇精准扶贫户。1988年,肖世武在基建工地不慎坠伤,基本失去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妻子肩上,仅靠她在食品厂打工维持。拮据的状况在儿子肖卫星考上大学后,更为凸显。

现在,肖卫星在岳阳理工学院读大二。昨天,肖世武也领到了一本爱心存折,账户上有1.5万元助学金。

“每年都有,帮助我们减轻了很大的负担。”肖世武说,儿子很懂事,也很上进,在学校学的是机械电子专业,这与任向阳的企业很对口。

在活动结束后,肖世武就询问暑假工怎么联系。“孩子只有理论,缺乏实践,不管有多少工资,都得让他去学。”他说,任向阳一条龙的助学计划让他看到了希望。

同样拿到爱心存折的,还有泉水村的田保界。

田保界弟弟田宏伟有4个小孩:两个读大学、一个高中、一个初中,由于沉重的负担,夫妻俩不得不常年在外打工。这个家庭也因学致贫,至今未建房,借住在田保界家。

“我特别激动,也替他们感到高兴,感谢这位老乡帮弟弟一家解决了燃眉之急。”田保界说,他会教育侄儿努力学习,今后回报社会。

助学点评:“打通了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

“这是一次体现爱心、温暖人心、凝聚民心的善行义举。”浏阳市副市长邓雪琴高度评价“向阳精准助学基金”。

邓雪琴表示,基金针对上大学的贫困学子进行定向资助,“打通了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让学生顺利毕业、成才、就业,从而实现家庭脱贫的梦想。”

浏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结合我市扶贫助困、捐资助学的工作实际,提出通过大力实施“农村教育雨露工程”等精准扶贫“十大工程”,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2017年前全面脱贫的目标。

助学者说:“这次活动只是开始,还没有结束”

“由于家里太穷,读书太少。”在昨天的活动现场,面对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任向阳深情讲述成立助学基金的初衷。

1975年4月,任向阳出生在北盛镇泉水村芭蕉片塘下组一户困难家庭。由于家庭贫困,以至于18岁那年,高中未毕业的任向阳加入南下打工的队伍,进入一家机械加工企业。

在平凡岗位上奋斗10年后,2003年,任向阳工作的公司被整体收购,他抓住这个机会盘下设备,成立东莞市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白手起家创业。

13年间,他的公司已经从单一的精密零件加工,发展到自动化整机研发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年产值逾7亿元。

如今,任向阳经常关注贫困群体,“看到电视里贫困孩子的生活场景,还会忍不住落泪。”也正是如此,任向阳在自己有条件时,不忘资助更多的贫困学子上学、工作,让其本人和家庭的生活得到质的改变,“对我个人来说,记不记住、回不回报都无所谓,我更希望他们能够回报家庭、回报社会,让家庭更美好,让自己的明天更有希望。”

任向阳表示,他要通过“向阳精准助学基金”的系列贫困大学生成长活动,帮助贫困家庭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安心成长成才,让他们上得起学、成得了才、就得了业。让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成为家庭脱贫致富支柱,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家庭命运,实现全面根本脱贫。

“这次活动只是开始,还没有结束。”任向阳表示,随着公司发展壮大,他的爱心计划会不断延续、传递。

互动区

@大事级 (浏阳网网友):我觉得这种爱心助学不只是帮助贫困学子解决一时的学费、生活费问题,更能难可贵的是还想到了贫困学子以后的就业问题。

@李斌(北盛镇党委书记):千方百计供子女多读书是北区人民的优良传统。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帮困助学工作模式,最大限度的为困难群体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决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爱心助学”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不仅帮助寒门学子开启了希望之门、铺就了成才之路,而且倡导了一种重视教育、尊重知识、鼓励成才的社会风气,对于形成“人心和善、家庭和睦、邻里和气、社会和谐”的社会新风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浏阳日报 记者 胡敏 罗时茂)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爱心 贫困学子 助学 存折 教育 大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