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创新!迈向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各界热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题:创新!迈向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各界热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新华社记者
“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令广大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界人士倍受鼓舞。
“这‘三步走’战略目标,为构建国家新的发展动力系统提供了方向和路线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石油大学校长张来斌说。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窦学诚看来,《纲要》对创新定位的战略高度前所未有。“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对创新驱动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有助于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他说。
“《纲要》将指导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首席科技官米磊说,“中国经济发展动力转变为创新驱动,需要更多科技和经济的结合,需要凝聚更多科技人才,释放科技的强大力量。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助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梦。”
“《纲要》的实施将解开束缚创新发展的绳索,为创新注入原始动力。”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教师曹辉说,《纲要》为科技工作者开展创新研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好的条件,必将激发更大的创新热潮。
《纲要》提出,要让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为我国未来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创造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副会长、北京东方硅谷科技开发院院长汪斌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源头,科技成果是创新的直接体现,新技术新成果经过转移转化、大规模生产形成新产业,从而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最终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这几个环节层层推进、一脉相承,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纲要》是为我国未来发展打造核心驱动力作出的重大部署。”甘肃源岗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秦伟志说,《纲要》明确提出具有原始创新竞争力的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强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激发了企业的原创动力和发展步伐。
“我国经济增长点如何从低端制造业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行业转移,是国家科研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秦峰说。
“总体看,当今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系统,彻底突破了‘就科技论科技’的初级阶段。”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说,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日趋密切,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内涵和更重要的职责。
“《纲要》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方向和阶段性任务,部署的八个方面战略任务系统全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真才基表示,《纲要》明确了重点布局的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等10大领域,也提出了建设一批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施平台等具体举措。大唐电信集团将通过领域对接、体系对接、项目对接,全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科院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元合表示,《纲要》提出了双轮驱动即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新提法,对我国科技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长期积累的瓶颈问题。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科技创新这步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易建强认为,《纲要》提出的一系列举措将对改革科技布局、推进科技发展、重组科技资源、优化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产生深远影响。(完)(参与采写记者吴晶晶、吴晶、余晓洁、荣启涵、张文静、高亢、华晔迪)
编辑:杨岚
关键词:创新 科技 国家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SpaceX完成今年第18次发射 二手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
三江源国家公园首次拍摄到黑狼活动影像
世界最大跨度双层公路悬索桥开始架梁
候鸟来的季节
华盛顿迎来今年首场降雪
NASA发现大型冰山崩解 正持续观察频率变化
法国举行巴黎连环恐袭事件三周年纪念活动
美国加州山火肆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