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陈吉宁: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740个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荣启涵)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22日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740个,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22日举行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暨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60周年大会上,陈吉宁表示,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区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组成。我国自然保护区已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体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确保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做出重要贡献。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超过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约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以及大多数重要自然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其中,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加大典型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和景观多样性保护力度”。为实现这一目标任务,陈吉宁表示,下一步将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加快编制完成《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全面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优化保护区空间布局;严格监督管理和执法,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把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试点、自然资产产权、自然资产负债表等改革工作与自然保护区事业相结合,同时加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保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纳入红线;实施重大保护工程,提升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加大社区扶持力度,推动各级政府优先安排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研究建立自然保护区公共监督员制度等。
会上,环保部与中科院还联合发布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为摸清中国生物多样性家底,支持我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行动,自2008年起,我国每年对名录进行更新,为全球各界人士免费提供中国动物、植物和菌物等生物类群的分类学信息。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于1994年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设立,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将生物多样性纳入主流:维护人民及其生计”。(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生物 陈吉宁 建立


SpaceX完成今年第18次发射 二手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
三江源国家公园首次拍摄到黑狼活动影像
世界最大跨度双层公路悬索桥开始架梁
候鸟来的季节
华盛顿迎来今年首场降雪
NASA发现大型冰山崩解 正持续观察频率变化
法国举行巴黎连环恐袭事件三周年纪念活动
美国加州山火肆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