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季羡林之子诉北大原物返还案今开庭 不拒绝和解
“我将亲自出席明天开庭的这个案子。”30日,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之子,81岁的季承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确认,标的为1亿、诉讼费高达54万余元的季承诉北京大学原物返还纠纷案于本月31日开庭。但季承说,打官司实属无 奈的选择,“要回这649件文物,我是希望以此为基础筹措资金。现在我仍不拒绝与北大和解,并且希望联合北大成立季羡林基金会,设立‘季羡林奖’,完成父亲的心愿”。
2013年3月,季羡林之子季承(左二)在媒体通气会上。浦峰 摄 图片来源:新京报
要求返还649件文物、字画
本次开庭的季承诉北大原物返还纠纷案还要追溯到数年前。2001年7月6日,季羡林与北京大学签订捐赠协议,约定将14类藏书、手稿、古今字画 等珍贵文物分批捐赠。但季承说,这份捐赠协议中所涉及的文物都是父亲婚后收藏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父亲即便要捐赠也需要先析产,再捐出属于父亲自己个人 那一部分。
“根据2009年1月13日清点的结果,北大所保管季羡林文物、字画共577件,其中207幅是古字画。后来,又清点出38类72件文物,所以,我要求归还的文物就变成了649件。”季承称。
对此,《新京报》在2013年3月曾刊发一篇报道。文中称,季承起诉北大返还季羡林遗产案已正式完成立案。同时报道,根据一份发给季承的盖有北 大校长办公室印章的文件,北大表示,季羡林先生于2001年7月6日签名捐赠的协议合法有效,从未有过撤销捐赠协议的表示,38类物品包含在当初的捐赠协 议范围内。
“2001年签协议时并没有具体捐赠目录,也并非析产之后的。2008年12月,父亲季羡林给我写了一张字条,表示这批东西‘只是保存而已,我 从来没有说过全部捐赠’。”季承表示,之后对于这些文物藏品,季羡林又表示“怎么处理再商量”,并未明确说要捐赠,“这些父亲生前的表态内容我都会作为证 据向法院提交”。
从父亲季羡林2009年7月去世后,季承一直与北大协商返还这些文物、字画。据《济南时报》报道,在协商近三年未果的情况下,季承于2012年6月14日通过邮寄方式向法院寄送了起诉书。2012年8月3日,此案正式立案。在经历了近4年的时间后,本案最终开庭。
季承(右)2010年在火车上接受济南时报记者采访。图片来源:济南时报
打官司为无奈之举 愿与北大合作设立“季羡林奖”
其实,季承并不愿意与北大打官司,而是希望能够共同成立一个类似于诺贝尔奖的“季羡林奖”。季承说,他曾在父亲季羡林生前与其商议过这些字画的 归属,季羡林对于成立 “季羡林奖”的设想是同意的,“我想要回这些字画,也不是换钱后私吞,而是希望以此为基础筹措资金,把这个奖或者说基金会成立起来,完成父亲的心愿”。
“北大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有这种级别的‘季羡林奖’应该是好事。”季承透露,在上个礼拜四,法官约双方见面时,自己还表示“永远赞成和解”, “之前也多次沟通过,但北大方面对此一直表态说‘好’、‘可以协商’,但对于我方提出的和解方案,却始终没有拿出过明确意见,打官司是无奈的选择”。
“这批我要求返还的字画、文物价值很高,含有唐伯虎、苏轼等人的真迹。我希望把这批字画、文物真的利用起来,发挥应有价值,而不是只呆在库房中。”季承表示。
随后,记者就此事致电北大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并未作出过多回应,仅表示“我们的律师会准时出庭”。
编辑:陈佳
关键词:季羡林之子诉北大 原物返还案今开庭 不拒绝和解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