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黄山更名徽州?先算算折腾的代价
日前,安徽黄山市想改名为徽州的消息袭来,再次掀起改地名的争议。
支持黄山更名为徽州的人给出的最主要理由是文化与历史。为黄山更名徽州疾呼18年的作家李辉表示,相比千年徽州,30年的黄山不过一瞬,主政者要有勇气将徽州重新恢复,才是对历史、对文化的真正珍爱与敬重。这个呼吁得到黄山市首任市长崔之康的现场响应:“考虑到文化的正本清源,现在是改回来的时候了。”
反对者则直指这种更名需要付出巨大行政成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名称、公章、牌匾信笺,路名、户口本、居民身份证等,都需要更改。有人还认为,“更换地名带来的户籍之变,势必成为一种扰民工程。”
双方各有各的理。改还是不改?不妨看看折腾的代价再说。
地名承载着一个地方百姓跨越代际的集体记忆。与“三十年一瞬”的黄山相比,千年徽州的名字显然厚重得多。如果说,这样的更名因为意在“对历史和文化的敬重”,真的能帮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换回我们对历史文化的尊重,让我们找到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那么,当然可为。
但是,万一更名带来的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呢?
同为徽州一府六县的绩溪现已划归宣城市管辖,而婺源更是跨省为江西省管辖。虽然说这两个地方的徽州文化血脉从未断流,徽州历史的厚重仍在积淀,但如果按照黄山更名的逻辑,出于保护历史文化的目的,是否也应该不惜人力物力财力重新对它们进行行政区划呢?
再拿徽商为例。徽商精神作为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以义为利,仁心为重”的经商之道,其“贾而好儒”的人文精神,其“三贾不利犹未厌焉”的进取精神,曾经为多少商贾人士所叹服。这些精神又岂是靠取一个“徽商”的名字就能习得?
商业披着文化的外衣,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曾几何时,合肥老城的标志性位置“三里庵”,其公交站牌被商业化意味十分浓烈的“国购广场”所取代,后又更改为“三里庵”,期间甚至若干次反复,谁又能知道这里面是否暗藏着金钱的角力?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年,有人打着振兴旅游文化的名义将徽州市更名为黄山市;如今,又有人借着恢复历史文化的名义将黄山市更名为徽州市。
我不反对更名,但反对折腾!
依我看,当年徽州不必更名黄山,如今黄山也不必再更名徽州。理由就是一个:不要折腾。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黄山更名徽州 改地名


美国旧金山圣诞老人大聚会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试生产
不走陆路改空降 “圣诞老人”搭热气球出发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开幕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领取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
伊拉克民众集会庆祝击败“伊斯兰国”
探访中国造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
华盛顿点亮国会圣诞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