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用“双一流”搭建一个大学竞争场
光明网评论员:昨天(6月29日)许多媒体都关注来自国家教育部的所谓“废除985、211工程”的消息。消息称,由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语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985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关于补充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通知》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
上述“通知”,应该意味着“211”和“985”的废除。有报道称,对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如此举措,许多大学早已知晓。去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个方案,被认为是“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对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作为“对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的具体回应和落实,国务院在去年11月正式印发了“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双一流”方案,创新重点建设机制,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211工程”自1990年开始酝酿,是国家“九五”计划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211工程”是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措施,旨在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在21世纪到来的2000年左右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985工程”则源自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领导人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也是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
进入21世纪已经15年,“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工程质量”有目共睹。无论如何,“211工程”和“985工程”都将为“双一流”方案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此中更重要的在于,以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以及“对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来观照、思考“双一流”方案,即可推出“双一流”方案绝非简单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2.0升级版而已。
直白说,“双一流”方案应该空前加大“争食”部分,而最大限度地缩小“分食”部分。这就是说,不能把“双一流”作为高校“跑部钱进”的新动力,更不能把“双一流”变成有形大手拨拉资源的盘子。事实上,所谓“一流”,不是“任命”出来的,也不是一种身份,而是动态竞争的阶段性结果。因此,“双一流”就应该是强进弱出、强上弱下的大学竞争场。
当然,在“双一流”方案中加大“争食”部分和缩小“分食”部分,并不是不顾现状削弱强者,而是给后来者以希望和激励,使其发挥“鲶鱼效应”,追赶强者,由此激发强者的竞争意识,发挥其强势所长,从而在整体上促进中国大学的教育、科研水平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双一流”方案就是要为中国大学搭建一个竞争场,让那些在软、硬件建设,以及在高等教育管理、教学、科研、创新以及转化方面有竞争力的大学脱颖而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双一流 大学竞争


国家图书馆带读者亲近《四库全书》
流光溢彩庆新年
元旦观花灯
冰雕高手献技哈尔滨国际组合冰冰雕比赛
元旦小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33亿人次
新疆举行首届禾木国际泼雪节
世界各地迎新年
英国利物浦多层停车场起火 汽车被烧成空壳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