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环境沉疴还需“靶向治疗”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题:环境沉疴还需“靶向治疗”
新华社记者荣启涵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6年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即将展开,8个督察组近日将分别进驻内蒙古、黑龙江、江苏等地开展工作。这是继今年2月在河北进行中央环保督察试点后,“央字头”环保督察正式在全国范围铺开,计划年内完成15个左右省区市督察任务。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处于负重前行时期,环保督察要坚持问题导向,摸清环境形势,更要突出问题意识,科学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环境沉疴实施“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的前提是找准病灶。欲除环境沉疴,首先要在发现问题上下功夫,督察要深入基层,重点盯住中央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环境问题,追根溯源、直击病灶。
“靶向治疗”需要对症下药。找到病因,更要寻得良方,解决问题还要靠科学施策。只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互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时下,多地将落实减排治污等同于“一刀切”关厂停产,实不可取。以问题为导向的督察整改,还需把握政策尺度,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通过类似“一厂一策”因地制宜的科学整治方案推动治理。
“靶向治疗”要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在全国范围开展督察,要聚焦各地各类突出问题、共性问题及深层次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督察的针对性和长效性。
长效机制不仅在“治”,关键在“防”。环保督察既是“强心针”也是“清醒剂”。为防止督察结束后问题反复发作,督察组不妨多杀几个“回马枪”,多作几次“回头看”。同时,通过推动环保领域“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将有关环保的工作压力自上而下、逐层逐级压紧压实,促进地方党委政府自觉寻找问题源头,边整改边防范,进而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督察 环境 靶向治疗


宪法日活动进校园
奥地利出生的大熊猫龙凤胎即将返回中国
纽约举行世界艾滋病日纪念活动
“2018澳门光影节——时光澳游”开幕
阿联酋庆祝国庆日
壮族山歌进校园
邯郸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