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慰安妇”问题:历史的污点岂能洗白?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题:“慰安妇”问题:历史的污点岂能洗白?
新华社记者
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前有一座少女铜像。她光着双脚坐在椅子上,紧握的双拳放在腿上。她所代表的,就是二战时期的日军随军“慰安妇”。
“慰安妇”,人类历史上黑暗的一页。数十万受侵略国家女性被日军强征,受尽凌辱。
但她们的苦难与屈辱未因战争的终结而结束。日本政府至今不承认在“慰安妇”问题上的国家责任,始终否认“强迫性”,不断在她们几十年未曾愈合的伤口上残忍地撒盐。
来自中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帝汶、荷兰,共8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团体今年联合起来,将“慰安妇”相关资料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是他们的目标。
残忍和泪水都应该被铭记,为了良知和光明。
(小标题)暴行——受害者永远的伤痛
“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等着我们所有人死去,但我不会死,我要一直活着。”93岁的扬·鲁夫-奥赫恩今年2月对媒体说。
扬是一名出生在印尼的荷兰女性。她1944年在印尼被日军强行带走关入“慰安所”,遭遇了不分昼夜的凌辱、殴打和强制流产,直到战争结束。
由于健康原因,这句“我要一直活着”是她在最后一次接受采访中发出的呐喊。
日军魔窟里的经历是受害者一生无法挣脱的梦魇。几十年后她们关于那段不堪回首往事的诉说,让倾听者无不为其深深的苦痛所刺痛。
“房间里当时只有阿婆和我们两个女律师,但阿婆还是只能趴在我耳边小声地说,生怕被别人听见。即便这样,她说着说着还是无法继续下去,回忆的痛苦使她从椅子上摔了下来。”长年从事“慰安妇”对日索赔诉讼的中国律师康健这样描述已故“慰安妇”幸存者侯巧莲生前接受调查时的情景。
而她调查的另一名受害者刘面换的故事同样悲惨。“回到之前的‘慰安所’旧址时,阿婆一直在找当年的厕所。原来,那时她被全身赤裸地关在窑洞里,每天只有爬着去厕所时才能有片刻放松。”
“我们做律师的,是很理性、很能忍耐的。但每次对‘慰安妇’幸存者调查取证后,我都吃不下饭,忍不住一直流眼泪。”康健说。
今年7月1日,13岁就被强征为“慰安妇”的任兰娥老人在山西离开人世。去世前她留下遗言,一定要让日本“赔情道歉”。
这几位老人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根据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的调查,从1937年日军大规模设置“慰安所”,到1945年日本投降,整整8年,亚洲有至少40万女性受害。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指出,“慰安妇”制度是运用国家力量、采取强制手段、以外国女性为主的性奴隶制度,这样的国家犯罪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前例。
(小标题)抵赖——日本的再次加害
无论在屈辱和伤痛中沉默,还是站出来控诉,“慰安妇”幸存者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一句真诚的道歉。日本政府一面使用种种伎俩企图息事宁人,一面抛出种种言论对她们大肆污蔑。
“战争总有女人受到侵犯。”日本外务省审议官杉山晋辅今年2月对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的表态之冷漠让人震惊、让人愤慨。
在该委员会审议日本对《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执行情况时,日本代表声称,日本政府作过调查,现有材料“没有一件证据”能证明日本政府和军方强迫征召“慰安妇”,战时妇女强征随军问题常常和“自愿卖淫”难以区分。
在联合国公布的日方提交文件中,日本政府明确表示,没有意愿对其他“慰安妇”制度受害国进行赔偿,也不准备对作恶者采取法律行动。
然而,就在日本代表对“慰安妇”问题责任矢口否认的仅仅两个多月前,也就是去年底,日本刚刚和韩国签署了相关协议,日方承认对“慰安妇”问题负有责任,首相安倍晋三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向受害者表示“道歉和反省”。
审议小组的一位成员说,一方面和韩国达成协议,另一方面又否认“慰安妇”问题的存在,这显然是出尔反尔、自欺欺人。
实际,这正是日本政府精心谋划的欺世之举。在暧昧的日韩协议中,日本没有承认“法律责任”,提供的资金不是“国家赔偿”,而是为作为“合作项目”的援助基金出资。日方还要求韩国移除日本驻韩使馆前的“慰安妇”少女铜像,要求双方在国际社会“尽量避免就‘慰安妇’问题相互指责、批判”。这里看不出丝毫真诚歉意,唯一的目的是让人“闭嘴”。
(小标题)洗白——抹灭污点的企图
东京的日本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里,专门展示了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里“慰安妇”内容的变化过程:1997年,有7家出版社的历史教科书有关于“慰安妇”的表述;2012年,“慰安妇”这个词已从教科书里完全消失。
联合国人权事务特别报告员戴维·凯指出,日本政府介入历史教科书问题威胁国民的知情权,导致日本无法正确认识过去。
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是日本首家收集日军战时性暴力资料的“慰安妇”纪念馆,地处东京一处不显眼的位置。日本媒体对它集体漠视,几乎不作报道。
对此,馆长池田惠理子说,“慰安妇”成为敏感话题,根源在于“慰安妇”问题与安倍的“美丽国家”不相容。
有关人士指出,安倍上台后,日本政府通过法律、恫吓等手段间接甚至直接对媒体施加压力。作为典型的案例,《朝日新闻》2014年迫于政府压力撤回引用已故民间人士吉田清治证词作出的“慰安妇”相关报道。
苏智良深感忧虑地说,20年前有一大批日本学者参与“慰安妇”调查研究,并且推动了亚洲各国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而今天这些人有的去世了,有的已经老了,年轻人加入的非常少。
右翼势力不断抬头,青少年对战争责任问题知之甚少……在“美丽国家”的招牌下,历史污点正在被一一抹去。在今天的日本,对战争罪行的记忆正快速消失。
(小标题)抗争——民间力量的坚持
尽管日本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上百般抵赖,但日本国内外的正义力量从来没有放弃过抗争,誓要留住真相,将日本的战争罪行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身为律师的康健,上世纪90年代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接触“慰安妇”问题,此后多次深入中国的偏远山村调查取证,并代表幸存者在日本法庭上进行控诉;
作为学者的苏智良,20余年致力于调查“慰安妇”的历史事实,使中国的“慰安妇”受害情况不断明晰;
韩国民间团体“慰安妇”问题对策协议会,从1992年1月开始组织“周三集会”,敦促日本政府就“慰安妇”问题道歉赔偿,风雨无阻,坚持至今;
日本的松井耶依,在患癌症离世前,一直奔走呼吁,捐献自己全部积蓄建立了日本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
印尼的艾卡·辛德拉提,在一次节目中接触到“慰安妇”问题后,毅然辞去电台记者工作,专门从事“慰安妇”研究,发表了第一本关于日军在印尼强征“慰安妇”的传记文学……
他们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奔走调查,记录历史真相,控诉日本暴行。而今年8个国家和地区有关团体联合申遗,正是这种努力的继续和升华。
“我们希望通过力所能及的努力揭露日本政府的谎言,让更多人知道‘慰安妇’的历史不容忘却!”韩国“慰安妇”问题对策协议会共同代表金善实说。
“中方递交的申遗材料中,很多是‘慰安妇’对日索赔诉讼中的法庭文件。反映日军‘慰安妇’制度官方性、强制性和残酷性的证据已得到日本法庭的认定,无可辩驳。”康健律师说。
“我们申报的资料是反映日军直接参与强征‘慰安妇’的可靠证据,日本政府任何阻挠申报的做法都将适得其反。”印尼“慰安妇”团结网络负责人艾卡·辛德拉提说。
此次联合申遗提交的档案共有2744件,主题为“日军‘慰安妇’的声音”。每一份证言,每一张照片,每一个档案记录,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日军“慰安妇”制度的残暴。
韩国“慰安妇”援助机构“分享之家”所长安信权说,“慰安妇”相关记录属于世界记忆名录中惨痛回忆的类别,为其申遗,就是要警醒世人,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小标题)铭记——世界的正义呼声
欺瞒掩盖不了真相,越来越多人在倾听受害者的呼声。对于这样一段惨痛的历史,世界从来都没有忘记。
1993年6月,联合国世界人权大会通过《关于废除对女性暴力的宣言》,认为日军“慰安妇”制度是“战争中对女性的奴隶制”,应该予以谴责。
1996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报告指出,“慰安妇”制度是二战时期日本政府强迫受害国妇女充当日军性奴隶的制度,日本政府应该道歉。
2007年,美国、荷兰、加拿大的议会和欧洲议会相继通过议案谴责“慰安妇”制度,要求日本道歉并承担相应责任。
2014年8月,时任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皮莱发表声明,强烈呼吁日本政府就“慰安妇”问题制定全面、公正和永久性的解决方案。
今年3月,三名联合国报告员发表联合声明,要求日本承认政府和军方对“慰安妇”制度负有完全责任,敦促日本对所有受害者进行赔偿和安抚。
与此同时,最初立于韩国的“慰安妇”少女像也开始走向世界,出现在美国和加拿大,让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了解日本政府极力掩盖的那段历史。
无论是对受害国家和地区,还是对加害国来说,只有记住“慰安妇”,记住战争历史,并从中吸取教训,才能开启互信和光明的未来。(执笔记者:谢琳、刘赞,参与记者:姚琪琳、王家辉、刘秀玲、张小军、周檬、聂晓阳、徐海静、杨天沐)(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慰安妇 历史的污点


2017,那些人,那些事
莫斯科发生枪击事件
安哥拉首枚卫星由俄罗斯发射升空
以色列民众用乐高积木砌高塔 欲打破世界纪录
马耳他遭强风袭击 飞机都被吹跑
空降兵某旅组织千余新兵首次夜间跳伞
中国军队2017:打造实战化训练“升级版”
“雪龙”号搭载南极科考队抵达中山站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