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进入“和”时代
中新社南宁7月14日电 题: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进入“和”时代
中新社记者 杨陈
20岁的柬埔寨姑娘阿美从没想过,家附近从小与伙伴们一同玩耍的荒草灌木丛,有一天会成为改变她及家人命运的神奇土地。
阿美的家位于柬埔寨的默德朗乡,曾经一家七口住在一间破草房里,一家年收入仅300美金。
“2008年,家里的境况开始发生变化。”14日,阿美通过网络社交工具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彼时,4家来自中国无锡的企业来到默德朗乡,将荒草灌木丛开发成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西港特区”)。“入驻的中国企业逐年增加,还专门为乡亲们开设了免费的中文培训班,我跟哥哥也一同在里面学习中文。”
得益于良好的中文水平,阿美毕业后进入西港特区的中资工厂当上了车间翻译,哥哥王伟龙也成了工厂负责人的得力助手,家庭月收入接近2000美元。阿美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她家不仅添置了电视机和摩托车,还在当地率先进入“小康”行列。
“中国—东盟合作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让双方的民众受益。”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日前在北京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东盟一些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外来资金、设备、技术需求迫切。中国已进入工业化成熟期,拥有大量优势产业和产能,中国同东盟各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互有需求、互具优势、互为机遇。
在杨秀萍看来,像西港特区这样,中国企业投资设厂,从而带动当地民众致富的例子应成为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的一个新方向。“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不仅要问‘走出去’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更要考虑企业能为当地做些什么,这样才能长期共生共荣,让企业发展得更好。”
如今,阿美家的致富故事,正随着中国—东盟之间国际产能合作日趋频繁,在泰国、越南、老挝、印尼等多个东盟国家上演。在泰国罗勇府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内,每当夕阳西下,从各大中资企业走出准备回家的员工都是附近本土居民。
“园区的72家制造业厂商,解决了数万泰国民众的就业问题。”泰中罗勇工业园副总裁吴广云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业园的设立不仅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就业机会,也为他们带来了无限商机,不少人借助园区优势,在周边开设饭店、娱乐休闲场所,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吴广云说,除产业转移外,近年来中国的技术研发也在逐渐向东盟移植。“中国企业现在更乐于在东盟国家投资设厂或参与产业园区建设,摈弃了独享市场的旧模式,跟当地的合作也更加和谐了。”
对于上述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模式的转变,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深有体会。他说,当前中国的承包工程项目正更多的以带资承包、建营一体化、境外园区开发等新兴业态展开。工程企业逐步由单一的施工方,转变为集规划方、投资方、设计方、建造方、运营方、维护方为一体的新型定位。
当前,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正在迈入“和”时代。房秋晨认为,双方合作应朝着和谐、和睦、和平的方向,强调包容整合,共同发展。“合作过程中,中国承包商可与东道国企业成立项目公司,共同负责项目的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共同维护中国—东盟的良好合作关系。在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东道国的产业升级”。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中国—东盟 产能合作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