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以“墨子”命名量子卫星乃不二之选
我国即将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正式命名为“墨子号”。
墨子,我们都知道是春秋战国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诸子百家”中的一子。量子卫星,是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卫星之一,升空之后,将在国际空间首次开展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空间尺度的量子隐形传态等多项实验。这些专业词语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如读天书,但墨子是相对熟悉的,“兼爱”“非攻”嘛,还有他那个“为木鸢,三年而成”的故事一般也都知道,虽“蜚一日而败”,但弟子们佩服不已:“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木鸢,被认为是风筝的始祖。
这样一位古代思想家又怎么与现代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产生了交集呢?报道给我们释疑了。老一辈光学、科技史研究者钱临照对墨家经典著作《墨子》有过深入研究,发现其中有不少与现代科学知识相通的记载,在《经下》与《经说下》篇中便各有八条相关内容,称之为“光学八条”。如《经下》中的“二临鉴而立,景到,多而若少,说在寡区”,是说两个人站在镜子前面,影子相反,若大若小。原因在于镜面弯曲。又如《经说下》中的“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是说光线照得到的地方,就不会有影子;如果光线一直存在,也就一直不会有影子。诸如此类。用专业人士的说法,叫做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并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
别看《墨子》这些文字今天读起来这么费解,墨家在当时却是与儒家并列的两大显学学派。孟子说过:“墨翟之言盈天下。”韩非子也说过:“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只是这门当时的显学,自秦汉开始便日渐式微。根据孙启治先生的观点,正是因为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平等地爱一切人,必然导致反对一切攻伐别国的战争。并且,墨子不止口头反对,还积极研究防御进攻的方法。《公输》篇中,他与鲁班较量的故事印象中是收进中学课本的。“公输班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云云。说服不了一定要侵略的楚君,墨子乃“解带为城,以牒为械”,与鲁班直接较量。结果,“公输班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班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班诎”。在孙启治先生看来,墨子的“兼爱”以及一连串的“非”,非攻、非乐、非儒、非命,等等,“都为统治者所不欲,也不可能做到,因之必然遭到他们的反对”,所以,“士大夫学者和一般读书人自然不会去理会《墨子》”。
回到科学层面,制作木鸢一类真是不能再小的小儿科。墨子当时也意识到了:“吾不如为车輗者巧也。用咫尺之木,不费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远力多,久于岁数。”在《鲁问》篇中,鲁班“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正当他“自以为至巧”之际,墨子又说了:“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斵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墨子不会想到,他的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基础的那些知识,在后世真的“利于人”了。那么,以“墨子”来命名这颗实验卫星,实乃不二之选。
以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或标志性符号来命名航天器或空间探测器,是近年来的一个常见做法,因此我们在太空中真的看到了“嫦娥”“悟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就像国外有伽利略卫星、开普勒望远镜一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先贤的名字来命名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信然。愚意以为,借此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是其功不可没之处。(潮白)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量子卫星 墨子 命名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