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钜惠民生 钜惠民生
北京多条街道现“网约自行车” 无需定点还车
原标题:北京街头现“网约自行车”

北京街头现“网约自行车”
继网约出租车、私家车、大巴、“摩的”后,这两天眼尖的市民又在中关村发现了“网约自行车”。这种网约自行车不用办卡,用手机就可以完成借车、还车、缴费等过程,骑行半小时收费1元钱,但目前仅限在五环内骑行。同时,“网约自行车”不设置固定的还车地点,只要在公共区域就能还车,有望解决公共自行车需要将车还到还车点的“麻烦”。
此外,“网约自行车”的出现也引发了专家关注:如果投放量形成一定的规模,且规范化经营,“网约自行车”有望成为公共自行车的有益补充。
现象
北京多条街道现“网约自行车”
近日,本报报道了安贞门地铁附近,摩托车、“三蹦子”都用上了网约软件,不但可以拉活儿还可以拉人。这两天又有眼尖的网友发现,中关村、鼓楼、三元桥等地相继出现了“网约自行车”。据了解,这些自行车来自某单车公司,车辆呈红白两个色系,与北京公共自行车相似,但外观上更加时尚。
北京青年报记者体验发现,下载APP后,只要实名登记注册就可以成为用户,无需办卡。使用手机扫自行车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实现预约、借车、还车等手续。北青报记者发现,首次使用“网约自行车”需要交纳299元押金,此后按照使用时长计费,每使用半小时,收费1元钱。用户使用后,只需将车锁上,APP就会结束扣费。
目前,市民在鼓楼、中关村等区域已经可以使用这种单车。
特点
“网约自行车”无需定点还车
该单车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该公司研发的单车已经在上海投入使用,车辆已达到1万辆,北京是该公司第二个进入的市场。与北京已有的公共自行车相比,该公司“网约自行车”的运营模式可以解决用户办卡、去指定地点还车的麻烦。
来自交通委运输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6月,首批2000辆公共自行车在东城、朝阳两区投入试运营。经过3年多的发展,到2015年底已建成1730个网点、5万辆规模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遍及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石景山、通州等区域。
目前,顺义、房山、密云以及城区全部使用一卡通卡,城六区可以实现通借通还。市政交通一卡通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使用一卡通卡的自行车数量达到3万辆,预计未来将实现5万辆的规模。
但市民骑完公共自行车,归还车辆的时候需要查找指定还车点,将车辆还到指定位置。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市民还车难的问题,各区运营商都在逐步增加还车点和车辆。但办卡麻烦和需要找固定点位还车仍将一些人挡在门外。除了城六区共同使用一卡通卡可以实现通借通还外,通州等区域因为单独运营,无法和市区实现通借通还。就这一点而言,“网约自行车”有望从模式上解决这个难题。
疑问
价格和数量不占优
“网约自行车”能否被接受?
针对“网约自行车”的问题,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副院长陈艳艳表示,这是针对绿色出行的一次很好的尝试。“与公共自行车比,这种模式会更加灵活,可能会成为公共自行车的一个补充。但前提是建立在形成一定规模,市民使用方便,且规范化运营的基础上。”
陈艳艳认为,“网约自行车”要发挥作用首先要形成一定的规模。如果量非常少的话,市民体验不好,也就不会再使用。其次,需要规范运营,车辆不能随意停放或给整个交通体系带来负面影响。最理想的状态是:与公共自行车共同发展,让市民整体上骑行自行车更方便。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相比于数万辆的公共自行车,“网约自行车”从数量上来说,并不具备优势。同时,“网约自行车”每半小时收费1元,但公共自行车第一个小时免费,此后每小时1元,相比之下,“网约自行车”价格上也不占优势。此外,从运营模式上看,尽管“网约自行车”还车点的设置更加灵活,但因为数量上的制约,目前仅能在五环内骑行,在五环外还车会被高额扣费。这就将通州、昌平等自行车用车大区给排除了。因此,“网约自行车”能否发展起来,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网约自行车 北京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