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留住有特色的农村学校
我们应尽快行动起来,落实教育均衡政策精神,留住每一个有特色的农村学校,留住乡村孩子向上努力的希望和激情,让中国农村发展更和谐、更均衡。
近几年,撤点并校成为教育领域非常普遍的现象。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10年,全国减少小学371470所,其中农村小学减少302099所,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81.3%。大量农村学校消失,从教育角度看,可能有利于实现规模集中、效率提升,但从社会角度来看,会让农村的庠序文化遭到破坏。
合理、适当的撤点并校能优化教育结构,有利于为农村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可任何事情都有个度,都要遵循规律、尊重实际。动辄撤并,缺乏相应程序,缺乏规律敬畏感,“农村小学数量10年少5成”注定会产生问题,比如导致上学难、上学贵,造成“超载车”“黑校车”增多,交通事故频发,增加了教育成本。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适当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乡村学校是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定要考虑到乡村学校蕴含的重要社会教育功能,一定要倾听学生以及家长的实际需要、合理化诉求,特别是要考虑家庭经济困难、上学不方便的农村学生。
从社会价值层面看,乡村学校不仅是为农村孩子受教育而存在,而且承担着传承民风敦厚的乡村文明与乡土文化的责任。《孟子·梁惠王上》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汉书·董仲舒传》曰:“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这里的“庠序”,就是乡村学校,它传播了文明的种子、培育了醇厚的民风民俗。如果乡村没了学校,会让农村文化出现沙漠化、空心化现象。当下,个别地方出现的乡风民俗的粗鄙化,或多或少都与这种文化中心的式微有关。因此,动辄撤并乡村学校,鲁莽切断乡村和历史文化的连接,是巨大的“文化亏本”。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提出“加快探索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小规模学校”概念进入国家政策体系,无疑是在强调乡村教育有优秀和可取之处,能积极推动教育发展。据媒体报道,由于地理条件和环境所限,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存在小规模学校,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村学校大多是一二百人的小规模学校。
令人欣喜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已提出要求,“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我们应尽快行动起来,落实教育均衡政策精神,留住每一个有特色的农村学校,留住乡村孩子向上努力的希望和激情,让中国农村发展更和谐、更均衡。毕竟,“对遥远的乡村来说,每一个学校,是一堆火;每一个老师,是一盏灯”。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特色 农村学校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