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用预算监督管住公务接待用酒
禁酒令完满落地,需在预算监管、严格程序、末端审计等层面形成合力。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规定所有公务接待一律禁止饮酒。此前,浙江、黑龙江、吉林等多个省份均已出台公务接待“禁酒”规定。不过,跟一些省份一样,新疆的禁酒令对招商引资、外事接待等特殊情况“网开一面”,规定在同级纪委审批后可以破例。
对招商引资、外事接待等特殊情况“网开一面”,不少人疑虑,各地政府是否有决心把全面禁酒令执行到位。这并非空穴来风,推行禁酒令,仍需从理念和实践上强化细节参与,构建多主体参与的监督体系。
在公务接待中厉行节约是各国政府的共同选择,而控制酒水费用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以美酒闻名的法国巴黎,市政府削减接待宴请开支的主要做法就是减少酒水支出。据统计,巴黎市自2000年开始,公务接待用酒消耗量逐年下降,从2.88万瓶减少到1.52万瓶。日本和欧盟的公务接待预算不含陪餐人员费用。一位中国教授到美国的州议会参访想喝瓶装水,却被告知没有列入预算无法提供。正是因为立法机关、政府问责机构和公众的共同监督,才有了这些让人略感“寒酸”的公务接待案例。
禁酒令能否完满落地,从公共治理维度观之,应在源头治理、过程控制和末端执纪三方面发挥合力。
新《预算法》建立了预算公开透明制度,但在现实中预算公开仍然粗略、滞后,难以起到监督效果。很久以前,四川白庙乡“全裸”公布公务接待对象、消费账目,这样的预算公开经验值得复制推广。
在推行禁酒令的过程控制方面,不妨看看俄罗斯的经验。俄罗斯一些地区实行公务接待计划审批制,从填写包括接待时间、地点、人员名单的计划书到逐级审批同意,往往需要耗时三个月到半年之久。对于类似招商引资饮酒的特殊情况,改革的方向也应该是从严管理而不是简政放权,程序越细化越好。
各级纪检监察和审计机构也应对禁酒令履行末端治理的责任,审计部门特别要加强对官员离任审计中公务接待支出的监督审查,杜绝“灯下黑”。
公务接待规范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全面禁酒令是地方政府强化自我约束的开端,这一举措可以考虑在修订全国层面《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时予以吸收、加以推广。
□张克(学者)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预算监督 公务接待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