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南昌征地拆迁为何没有掀起"大风大潮"
社会在进步,城市要发展,党委政府难免要对规划布局加以修补,反映到实际工作上,征地拆迁不可避免。可是提及此事,恐怕没几个领导干部不犯难的,这里往往是社会矛盾纠纷的集中爆发点。
究竟该如何寻求突破、打开局面?能不能找到政府工作和社情民意的契合点,实现共赢?近日,记者在江西南昌了解到,这里的征地拆迁总体平稳有序,有次记者感谢拆迁户接受采访时,拆迁户脱口而出“不要感谢我,都是政府干了好事情”。为什么难事在这里不再难?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难题:拆迁户千万个,各有各的烦恼
塔吊高挂,机器轰鸣,一个崭新的历史文化街区将会在南昌市西湖区万寿宫街“落地生根”,市民杨爱武说她隔三差五就过来转转。“我今年60多岁了,减掉3年就是生活在这的年头了。虽然一直传言要拆迁,可2013年8月真的看到拆迁通知,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让杨爱武欢喜的是再也不用因为房子而受苦了。“一家四口,12.5个平方,木板结构,破旧不堪。最怕两件事,一个是下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一个是起火,一旦消防警报响起,心就怦怦跳。省里领导曾来调研,大白天进我家还需要手电筒,因为过道没有一点阳光。”
欢喜只持续了几分钟。“生活一辈子,舍不得街坊邻居,害怕适应不了新的居住环境。”让她更忧心的是,房子这么小,能补多少钱?房价这么贵,去哪找房住?
市民谢小妹也是这里的老街坊。“房子不大,38.2平方米,但是房子是学区房,旁边有好学校。将来搬走了,孩子上学怎么办?”
再把目光投向南昌市其他区域的拆迁项目,记者听到很多拆迁户说,“几个平方的商铺养活一大家子人,拆了活路在哪里?”“我们是农民,丢了房子没了土地怎么办?”“现在地段这么好,要把我迁到郊区,两者能比吗?”“看我们是孤儿寡母,会不会欺负我们?”总之,涉及拆迁的家庭千万个,各有各自的烦恼。
“也有一些好事者故意挑起事端。前两年有个市民根本不涉及拆迁,却扬言他是拆迁户。他多次跑到高楼顶层以跳楼来威胁我们,引来群众围观,扰乱公共秩序。”南昌市房管局征收处处长刘明说。
破题:设身处地为民解忧,民主参与取信于民
面对多元复杂的群众诉求,怎么办?“我们不是说拆就拆,而是注重前期调查摸底,充分了解每个拆迁户的基本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南昌市东湖区房管局副局长徐顺姣说。
“有时候群众怨气大,连门都不让进。我们不仅要骂不还口、推不还手,还要热情地喊‘大爷’‘大妈’,苦口婆心地讲政策。”南昌市东湖区动迁宣讲员陈金香说,“我们还主动提供搬家、快递等服务,设身处地帮群众解决困难,这才容易触心。”
“前几年因为地铁一号线建设项目,东湖区白马庙社区涉及拆迁,我不想离开这里。陈金香反复讲修地铁是大好事,并且到处帮忙找房源和砍价,最终在我家马路对面的小区里敲定了一套房子,非常满意。”市民史建新说,“我被她的工作精神感动了,后来我主动做街坊邻居的工作,让他们早点搬迁。”
拆迁也让很多家庭问题暴露出来,比如户口没上、房产证件不全,这都需要政府部门一揽子解决。“我曾遇到一个祖屋,产权涉及11个儿女。他们关系不好,很少来往。我既当拆迁宣讲员又当家庭调解员,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南昌市西湖区翠花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齐玉莲说。
群众还有一个顾虑是补偿问题,房产评估机构便极为关键。它通常是由政府指定的,群众往往不信任,南昌市的做法是让市民自己选。“政府先发公告,各家单位去申请房产评估。政府再在我们住地公示申请单位及其相关情况,有10多家。后来区房管局、街道办组织50多个拆迁代表对评估机构进行投票,投了两轮票,第一轮筛选出了三家,第二轮确定了一家,公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现场全程录像、严格监督。”市民谢小妹印象深刻。
提前介入化解矛盾、民主参与取信于民,南昌拆迁工作一下子变得容易了,甚至在一些项目推进中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据南昌市西湖区文广局副局长查振强介绍,万寿宫街区改造涉及1300多户,但从张贴拆迁通知到进场动土拆房,仅用时45天。
解题:拆迁难不难,要看政策机制怎么样
其实南昌市早些年也开展过征地拆迁工作,也碰过钉子,比如曾被誉为南昌第一街的青云谱区十字街,以往多次动议,最终都不了了之。2013年再次启动,这次不仅顺利完成,还仅仅用时38天。
之所以会出现反差,关键在于南昌市始终坚持“不与民争利”原则,特别是制定了很多人性化政策。对被拆迁户房屋面积小于36平方米的,无偿补齐36平方米。对选择货币补偿的,按照市场评估价的120%补助,如果在规定期限内搬迁,再按照市场评估价的20%作为奖励性补偿。对于异地集中安置的,按照“用地段区位换面积”的办法,最高可享受原有房屋面积的140%予以安置。
一边是优惠政策,一边是严格执行。南昌市严格要求绝不在政策执行上开口子,对群众确需解决的合理生活诉求,才会依法给予帮扶,从而遏制“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混乱局面。“针对一些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我们还将房屋面积、补偿款项全部上墙。群众一目了然,还可以互相监督,谁都不敢有猫腻,这也说明政府工作公平公正。”齐玉莲说。
对于政府来说,反差主要源于征地拆迁机制的创新,即市政府层面成立旧城改造办,全面统筹拆迁工作。其中关于拆迁资金问题,南昌市研究推出“1+6+X”模式(市土地储备中心筹措资金负责政府主导的棚改项目;6家市属国有平台结合自身职能筹措资金参与棚改;引进社会资金参与棚改),2013年以来仅中心城区就筹集各类资金500多亿元。“我区的一些拆迁项目曾经预算80个亿,这相当于区财政收入不吃不喝攒10年,拆迁根本不可能。现在我们不用为钱犯愁了,可以一心一意扑在政策执行和群众工作上了。”南昌市东湖区副区长万勇说。
“我家先补齐36平方米再计算补偿款,得了40多万,还拿了一张两套公租房的承诺书。”杨爱武说。“我家拿了40多万,外孙上学的问题也解决了。”谢小妹说。“我得了60多万,买了新房还剩下10多万。”史建新说。同时,青山湖区的部分区域属于城乡结合部,据该区副区长胡建光介绍,“我们不仅坚持拆迁和安置同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农民早日住新楼,还努力做到社会保障全覆盖,比如老年人养老金一个月最高能拿800元。”
如今,打开南昌地图,赣江穿城而过,江的东面多是老城,今年还有一些零星地块要拆迁。江的西面则是新区,处处都在开足马力搞建设,很多安置房也在这里。让城市更美,南昌似乎找到了钥匙。
记者手记
从群众视角干事创业
南昌征地拆迁之所以没有掀起所谓的“大风大潮”,根本原因是多深入细致地了解群众生活,多设身处地帮助解决难题,工作越充分,拆迁越顺利。
生活中,对于征地拆迁,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老盘算着今天拆了多少房,明天还有多少户。实际上这只是征地拆迁的表象,它的本质是群众生活状态的改变。如果这种改变并非向好,甚至连持平都达不到,或者改变后的生活得不到充分保障,群众便不会“和自己过不去”。这都是人之常情。南昌的实践告诉我们,应该把问题想得深一点,把工作做得细一点,特别是将心比心,多用群众视角做工作,变“事后群众找上门”为“事先政府主动去上门”,继而把任务艰巨的拆迁工程落实为最本质的群众工作。实际上,党委政府的其他很多工作与征地拆迁类似,都应从群众最根本利益的角度想问题、做工作,唯有如此,才可能变被动为主动,推进征地拆迁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拆迁 征地 南昌市 工作 南昌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