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青海省下达900万元补助金建立“救急难”帮扶基金
中新网西宁10月20日电 (张海雯)记者20日从青海省民政厅获悉,为推进青海省“救急难”工作取得实效,该厅下达900万元(人民币,下同)补助资金帮助西宁市城东区等全省15个“救急难”试点地区建立“救急难”帮扶基金。
“救急难”是指居民因遭遇突发事件或意外事故,以及重大疾病,致使基本生活陷入困境、乃至生存面临危机的一种状态,需要政府和社会向这部分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建立“救急难”帮扶基金,就是想发挥公益基金灵活性、便捷性、个性化强的作用,来解决城乡困难家庭突遇不测、因病因灾经政府救助后还存在困难的,通过帮扶基金给予及时救助,从而有效提高急难救助能力,保障困难群众生存危机,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事件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14年以来,青海省各试点地区按照国家民政部和该省民政厅关于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完善一门受理、主动发现、快速响应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承接“救急难”主体制度的作用,着重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和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后仍有困难的家庭给予及时救助,在探索“救急难”的实现路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截至目前,各试点地区累计救助临时救助对象4.6万户次,发放资金13650万元,每户次平均救助水平达2967元;累计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对象204人次,极大减轻了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对234户困难家庭,经民政部门发挥救助资源对接机制的作用,共享共用困难家庭信息,由群团、慈善等组织进行了二次救助,多渠道、多形式保障了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
为帮助各地建立“救急难”基金,青海省民政厅从该省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安排900万元对各试点地区给予补助。在试点工作中,西宁市城东区和海东市平安区创新工作机制,率先建立了375万元、383万元的“救急难”帮扶基金,对申请享受“救急难”资金的程序、救助对象、救助标准等做了明确规定,帮助辖区居民有效解决燃眉之急。
下一步,青海省民政厅将加大工作力度,指导各地全面建立“救急难”帮扶基金,推动“救急难”工作深入开展,全面编密织牢民生安全网。(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青海省 “救急难” 900万元补助金


学剪纸 迎新春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会见德国外长马斯
红红火火中国年
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
火车站里的交响音乐会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
多彩迎新春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