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一百件伊斯兰文物被展出 阐述超自然文化
“力量与保护(Power and Protection)”展览会展示了从摩洛哥到中国的一百件文物,是首个探寻伊斯兰艺术超自然现象的大型展览会。在伊斯兰社会,各种背景的人们都热衷于一些神秘的习俗,例如占星术和预言,尽管这些习俗有时备受争议。展品包括12-20世纪时期用作个人及战争和皇子诞生等重大事件的指引和保护力量的文物与艺术品,包括断梦占卜书、辟邪衣物和珍珠护身符。据悉,此次展览会将向公众展示一些之前从未在公共场合亮相的文物。
伊朗出土的神奇药用铜碗,直径22.3厘米,现由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收藏
无论何时、何种文化,人们对超自然现象和占卜的信仰始终存在。在伊斯兰所有地区,这些信仰和习俗通常密不可分,并融汇到民间信仰中。一些日常物品和奢侈物品都展示了伊斯兰世界各个社会阶级是如何开展这些习俗。本次展览会提供了众多与占星术相关的精致物品。其中一个亮点是依斯干达王子(帖木儿大帝的孙子)于1411年制作的十二宫图,该图用于了解上天对伊斯干达政治目的的支持。蓝色背景和黄金装饰的行星图像与星座符号格外引人注目,充分体现了皇家精湛的镀金、书法和造纸工艺。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一件被视为13世纪“计算机”的物品,它通过使用圆度盘和滑动弧生成几何读数来计算一个人的财运。客户旋转圆度盘后,地卜者会向客户解释仪器上各点形成的形状,回答客户的问题,或许还可以预测未出生孩子的性别或发现配偶不忠。
此次展览会还展示了文字,特别是《古兰经》的力量。众多仪式用品、军事设备和医疗工具揭示了伊斯兰圣书如何被用作保护与治愈工具。其中还包括几件土耳其辟邪衬衫,《古兰经》的一些片段曾提到在战争或瘟疫时期人们会身穿辟邪衣物。展厅的中心放着来自14世纪埃及《古兰经》的两页纸,每页78×48厘米。如果完整无损,这本书可能会有数百磅重,几个人才能搬得动。
最后一个展厅集中展示了大量的个人护身符,专为获取保护和治愈而设计。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古兰经》小本,每页只有几厘米宽,可以挂到链子上或放到口袋里。这些文物主要来自于尼日利亚、土耳其、埃及、伊朗、伊拉克和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编辑:陈佳
关键词:一百件伊斯兰文物 被展出 阐述超自然文化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