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神舟十一号返回舱顺利着陆 33天太空之旅全回顾
中新网11月18日电 神舟十一号返回舱于今日(18日)下午顺利着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则将继续在轨运行、开展有关实验。神舟十一号任务是中国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33天,是中国目前为止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
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神舟十一号在过去一个月太空之旅如何?让我们进行全情回顾。

准备工作
8月13日,按流程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从北京空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
发射成功
10月17日,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成功交会对接
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陈东进入天宫二号,并按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这次空间交会对接是搭建“太空之家”的关键一步。
打通天地远程医疗会诊链路
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两名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通过天地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成功实现了航天员和航天员支持室、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地面支持医院“四方联动”。
变轨成功
10月20日,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进行了组合体飞行期间的首次轨道维持,降低了轨道高度,为后续任务做好准备。变轨成功后,北京飞控中心再次控制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组合体调整姿态,由原先的倒飞状态转为正飞,这也是组合体标准的飞行状态。
首张合影
10月23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搭载的一颗伴随卫星在太空中成功释放,并且对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组合体进行了第一次拍照。10月24日,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首张合影图像传回地面。

习近平与航天员通话
1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同景海鹏、陈冬通话。
神舟告别天宫
11月17日,景海鹏和陈冬进行撤离天宫二号的准备工作。组合体分离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撤收了天宫二号舱内的有关试验装置和重要物品,放置到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中。
之后二人返回到飞船,进入到返回舱。两个航天器分离后,神舟十一号飞船首先撤离至120米停泊点保持位置,状态确认正常后,在地面指令控制下逐渐远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此外,主着陆场优化方案预案,开展训练演练,参试设备状态良好,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成功着陆
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编辑:曾珂
关键词:神舟十一号 返回舱顺利着陆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