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精准发力拔“穷根”
“政府帮扶开富路,扶贫搬迁进新居”。日前,广西田阳县举行老乡家园项目交房仪式。“拎包”入住的该县洞靖镇宜洒村贫困户黄美彩在房门口贴出这副对联。
“依靠政府帮助,我终于圆了进城安家的梦想。”黄美彩喜笑颜开。按照田阳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她一家4口得到近10万元的补贴。入住这套房子,她不用花多少钱。
黄美彩的好日子,源于广西百万群众搬迁脱困的实践——2016年至2020年,广西5年要完成100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
当下,广西正全面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八个一批”“十大行动”,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确保贫困地区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严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
自治区、市、县、乡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扶贫领导小组“双组长”
“我到的第一站是进结镇品力村巴力屯。这个屯地处天等县最北边的大山深处,贫困发生率达65.19%,看得出是一个贫困程度较深的村子。蹬上村里狭窄的石阶,看到旁边有一栋四面透风的木瓦房,我问里面是否住着人,村干部说是村民谭荣会家。我径直走了进去,屋里黑乎乎的,稀疏的木地板下层养着猪,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这段文字,摘自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扶贫调研纪事》。调研之深入、观察之细致,令不少读者读之动容。
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一直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以连片特困地区和贫困村为主战场,集中力量攻坚。“十二五”时期,广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6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3.9%下降到10.5%。
但广西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仍未全面改善:截至2015年底,全区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52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8.1%,居全国第四位;贫困发生率达10.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全区111个县(市、区)中,105个有扶贫任务。而且,绝大多数是难啃的“硬骨头”。
脱贫攻坚,广西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
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多次带头深入贫困地区,检查指导工作。自治区四家班子领导每人联系一个贫困县,对联系县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一定5年,不脱贫不脱钩。彭清华将地处大石山区的田阳县桥马村作为扶贫联系点,多次深入桥马村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广西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头等大事,层层立下“军令状”。自治区主席陈武介绍,广西严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建立“区负总责、市抓协调、县为主体、乡村落实、部门配合”的扶贫工作机制。自治区与市、市与县、自治区与25个区直部门分别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今年预脱贫的8个县向自治区递交了《脱贫摘帽承诺书》。
有“军令状”,也要有落实的“攻坚力量”。广西明确:自治区、市、县、乡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扶贫领导小组“双组长”;领导小组下设7个专责小组,由涉及工作最直接的有关单位“一把手”担任组长,实现一个部门单干向多个部门共推转变。
5000余干部担任“第一书记”
建设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对脱贫攻坚实行科技化、信息化管理
“通过这个,可随时查看全县4600多名扶贫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户情况。”上林县县长蓝宗耿拿着手机说。在上林县精准扶贫APP系统,设有个人中心、政策查询、帮扶日志、贫困户列表、监督管理5个功能模块,该县每位帮扶干部都要用手机下载安装。今年6月上线以来,该APP有效解决了帮扶干部“管理难、监督难”的问题。
目前,广西已选派5000多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选派3.4万名干部到村开展驻村帮扶,有8000多个单位结对帮扶5000个贫困村,47万名各级干部结对帮扶114万户贫困户。
对帮扶工作如何精准管理?广西投资4900万元建设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对脱贫攻坚实行科技化、信息化管理。从自治区到村,均建立了“挂图作战、清单管理、滚动集成、精准摘帽、带奔小康”的精准管理模式。
针对脱贫工作中部分干部政策不够熟悉、作风不够扎实等问题,田阳县创新开展“主官问政”活动,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问政主官,其他县处级领导干部、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主要领导作为问政对象主体,通过专场问政、临时问政等方式进行问政。“通过问政,倒逼领导干部加强学习,转变作风,强化担当,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田阳县委书记韦正业说。
顶层设计,精准施策。在去年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基础上,广西今年研究制定了20个配套实施方案,涵盖了交通、水利、危房改造、科技文化扶贫和精准考核等方面内容,形成了具有广西特色的“1+2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建立市县扶贫考核机制。广西先后出台《设区市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试行)》《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修订)》,突出考核市县扶贫开发成效。对贫困县的考核增加了平时考核指标,占总分的20%。
建立脱贫摘帽激励机制。出台《广西脱贫摘帽激励办法》,将全区54个贫困县、5000个贫困村分成三个梯队,按年制定梯队滚动摘帽计划。
建立督查、通报、协调机制。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黄世勇介绍,今年7月起,广西实行脱贫攻坚督查、通报、协调三项制度,已深入33个县开展暗访,发布红榜简报8期对13个县或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发布黑榜简报6期对15个县进行通报批评,自治区本级协调解决脱贫攻坚问题315个。
找准路径 分类施策
针对关键短板集中力量,实施突破
大新县素有“百里画廊”之称,是广西首批20个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之一。该县制订《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旅游业成为大新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我们鼓励贫困村以资产、资源、财政扶贫资金等入股合作社经营,吃上旅游饭,带动更多的贫困户早日脱贫。”崇左市委常委、大新县委书记赵丽说。
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扶贫办主任蒋家柏介绍,广西根据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贫困类型等,找准路径、分类施策,针对关键短板集中力量,实施突破。
抓贫困户增收。每个县重点打造2—5个特色产业。1—9月,全区共投入扶贫产业开发的财政金融资金超过160亿元。同时,实施一批“短平快”增收项目,如林下养殖、水果种植、乡村旅游扶贫等。
抓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统筹整合使用资金,加强贫困村20户以上自然村(屯)屯级路、饮水工程、危房改造、电网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脱贫短板。
抓金融扶贫。广西落实特惠金融政策,大力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今年,自治区财政安排第一批贷款贴息资金3亿元,对全区除低保兜底保障外的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5万元以下、免抵押、免担保、3年内基准利率财政全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自我发展能力强的贫困户允许申请6—10万元的扶贫小额担保贷款。
抓教育扶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实施雨露计划,对贫困户家庭“两后生”接受职业学历教育实行应补尽补,今年预安排补助资金3亿元。
抓行业扶贫。实施“党旗领航·电商扶贫”行动,与京东集团合作,打造上林、田东等10个电商扶贫示范县。阿里巴巴今年在广西新增30个农村淘宝合作县,打造10个智慧县域。在120个贫困村,探索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空店科技精准扶贫模式”。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时不我待。我们一定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带领贫困群众与全区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彭清华话语铿锵。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扶贫 脱贫 广西 贫困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