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让更多“中国制造”惊艳世界
“十三五”开局考:让更多“中国制造”惊艳世界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不少“中国制造”令世界为之惊艳——国家电网公司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成为世界首个综合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创新工程;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的“高铁列车高可靠性齿轮传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占领了世界高铁技术的制高点;贝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是我国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国际上将该药的诞生称为是“中国抗癌药研究的新纪元”……这些代表了“中国制造”最高水平的项目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2016年,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稳步推进,制造业呈现诸多可喜变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为振兴实体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创新驱动力。
2016年,工信部印发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安排智能制造工程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133项,安排工业强基工程47个方向61个项目。此外,有关部门围绕重点领域,率先启动了核心竞争力提升、智能制造、强基工程等专项。如发改委实施了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7个重点领域产业化实施方案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等重大工程包,2016年共支持项目852个;财政部整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
以城市(群)为载体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工作也在扎实推进。目前,已经批复了宁波市和苏南5市、珠江西岸6市1区城市群为试点示范城市。此外,还启动了智能制造、产融结合、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等部分领域的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探索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新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一年多来,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以及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等五大工程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尤其是在智能制造方面,发展势头和试点示范工作亮点颇多。
在湖南长沙的三一重工,5分钟就有一台挖掘机下线;在湖北武汉美的智能工厂,智能空调能感知人体温度,并及时调节;在湖南株洲的“中国动力谷”,诞生了国内首条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生产线……这些都展示着制造升级为“智造”的魅力。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基础。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还有许多领域尚待补课。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现阶段的中国制造业,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多元现状”与“多元需求”并存,在我国推进智能制造,注定要不断探索、反复试错。一方面,要依托自身产业基础,以智能制造工程为抓手,在研发和应用两端共同发力,以研促用,以用带研,加快重点领域智能转型;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规模和应用优势,开展工业云、大数据、物联网应用试点,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发展。
同时,相对工业发达国家,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环境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国情、着眼长远,抓住全球制造业分工调整和我国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引导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推进制造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破解制造业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大意义。惟有尽快补齐我国制造业短板,才能如期在2025年跨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佳霖)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制造 工程 世界 制造业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