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游本昌:择一事终一生
1985年,52岁的游本昌出演了演员生涯中为数不多的主角“济公”,在此之前,他已经演了79个配角,虽然有很多是跑龙套,但他对每一个角色付出的心血并不比主角少,都要尽力做到最好。今年,83岁的游本昌即将迎来人生中第七个本命年,他重回母校上海戏剧学院以一台话剧《弘一法师》作为毕业六十年的“汇报”演出,台下坐着两鬓苍苍的昔日同窗,很多人连看两场,眼含热泪。
游本昌
“以表演作为事业的唯一选择,全班只有我一个,我还能演整出的舞台剧,从头到尾!”老人豪迈地说完这句话,眯上眼睛,顿了顿,将一生的经历向记者娓娓道来。他坦言表演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但不寂寞,守得住冷清,因为心中有一盏明灯,“只走这条路,从表演中得到生命的乐趣,甭管刮风、下雨、雾霾,我心中始终阳光,始终面对。”他面带微笑,字字铿锵,目光如炬。
济公是我一生的导师
游本昌因主演《济公》在中国家喻户晓,国人鲜知的是,次年《济公》在新加坡播出也是火爆一时,收视破百万。1987年受邀访问新加坡演出的上海电影明星访问团集合了当时中国50位鼎鼎大名的影视红星,新加坡方面看到名单提出一个要求,必须见到“济公”,于是,游本昌被临时添加到名单上,成为第51位访问团成员。
首场演出时因为不了解舞台情况,游本昌失足滑到了乐池里,脚跟蹲了一下,他忍着疼爬上来,一边唱一边挪蹭着下场。一下台就直接被抬到医院,途中游本昌试探着腿脚灵活度,琢磨第二天怎么让道具准备一个带轮子的炕桌,这样自己就可以坐在上面不露痕迹地继续表演了。医院诊断右脚跟骨骨折,当即进行全麻手术。第二天,新加坡报纸整版报道“济公”狮城演出,游本昌则架着双拐回到剧场,坚持按自己的设想继续演完了剩下的11场。
即将离开新加坡时,一位华侨老司机对游本昌说:“游先生,我们很感谢你呀。”这句话,立马在他心中闪出一个问号:“因为一般人都说很‘喜欢’你,怎么他说‘感谢’呀?”老华侨接着说:“我们的孩子都是从小受英文教育长大的,我们非常担心,现在他们看了这个电视剧知道,中国还有济公这么好的人呀,知道要做好事,要孝敬父母,要有爱心。”时隔30年,老华侨的这番话游本昌言犹在耳,他缓缓地说:“我一下就感觉到文艺的力量,不是娱乐,它是有教化作用的,弘扬真善美,塑造人的灵魂。从此,我的视野、心量扩大了,心怀世界了,作为一个演员,观众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可以为全世界观众服务,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所以,济公对我来说不再是一个角色,变成了我的导师,是这个角色教化了我,我被这个角色改变了,提升了,我有了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感,艺术家的无限使命感。”
寂寞没关系,我干我的
58岁时,游本昌提前退休,在外人看来,那正是他声名如日中天、大放光彩之时,于他自己而言,也是龙套多年终于奋斗到主角的收获之季,但他并不愿坐享其成。1991年,改革开放刚开始,剧团强调经济效益,给每个演员下发了经济指标,游本昌于是提出退休申请。“给我定下一年必须挣多少钱,如果到年底没有完成任务,我是不是什么戏都得演了?我不到20岁参加文工团开始学习党史,学习文艺工作者是为观众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弘扬真善美服务,这是立场问题,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是不能变的。不认艺术家的良心了?为人民币服务啦?”游本昌提前退休,却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继续表演下去,“坚持该做的,也坚持不做不该做的。”
退休后,游本昌成立公司,并没有一头扎进热腾腾的影视市场,守着一颗艺术家的良心,他宁可不拍戏也坚持选角色的标准。他利用闲暇,义务走进小学校园,给孩子们排演话剧;参加社区文艺活动;给各行各业热爱文艺的有求者上表演课。他给一名高中生辅导了一个话剧和一个小品,学生凭此特长被清华大学特招,后留学美国。今年,学生回国探望老师,告知自己在美国工作之余组织了表演剧团,还在网络上录制了一部长篇小说,被500多万粉丝关注。
2008年,游本昌在史家小学为学生义务开设表演课,整整八年风雨无阻。起初自愿报名,几节课下来,家长都发现孩子有变化,不怵生人了,能说会道了,更快乐了,自闭症的孩子又能讲故事又会表演了,于是,口口相传,来上课的孩子越来越多。游本昌通过游戏的方式启发孩子解放天性,为他们排演话剧,连续三年获得校园戏剧一等奖,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六场汇报演出,有话剧、音乐剧,家长们太惊讶了。一位学生家长在感谢信里写道:这个课外班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影响……艺术不仅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人生态度……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应该是合格的演员,懂得了表演艺术,会让漫漫的人生之路增添绚丽的光彩。游本昌说:“我有一次在人行道上,看到一个大黑包在向前移动,我看不清前面是什么,走过去一看,一个小孩,戴着眼镜,这不是《伏尔加船夫曲》吗,这还是孩子吗?我主动找到学校,虽然不入流,但我凭良心做我该做的事情。这个良心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心。”
四年前,年过八旬的游本昌成立艺术团,招收一批热爱表演却落榜艺术院校的学生,一边教授表演,一边创作排演话剧。他亲自上课,笑眯眯地坐在排练场里跟90后的学生们打成一片,他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挫折经历激励他们:“像我这样的条件,在工农兵的时代,不适合上镜头,舞台上也吃亏,不起眼。我认,自己不是主角的料,我接受,不做面子可以当里子,里子可以是硬里子,绿叶可以是翠绿的,我愿意在一台高水平的演出中跑龙套,在一台好戏里当个不可缺少的小棋子,这是我的愉快,我幸福的感觉。舞台上谁有戏看谁,我在戏里满台飞,演个龙套也能放光。”
为排《弘一法师》卖掉房子
从1966年“文革”开始到1986年演出《济公》,33岁到53岁本是一个人最富创造力的黄金20年,游本昌一直被压在龙套角色里,时运不济。他说: “过去,我以为我的情商低,不会搞关系,不会搞人脉,认为这是短处,失去了很多机会。但我并不在乎,我靠的是我的业务,赢得人们喜爱是我的表演。”然而,这段挫折经历炼就了他为了心中理想努力付出,坚持到底的性格。
6年前,游本昌为排演话剧《弘一法师》筹集资金卖掉了房子,他和老伴异口同声:“非常值得!”“因为弘一大师的自律精神使我们感动,人就是要有自律,不能什么事都干。”游本昌说,为此,他还剃发到寺庙中体验生活。没有商业前景,没有任何赞助,第一年演出游本昌自己花钱买剧作版权,组织演员班子,租剧场,出劳务费,自负几十万的开销演出三场。老伴儿说:“刚开始就我们老两口忙活,连女儿都不管,说我爸过戏瘾呢吧,去上海演出,都我们俩跑,四处联系,几天的工夫就演成了。后来女儿说,‘居然’有人找她要票,简直是不可复制的奇迹!”第二年,便有了赞助,做编剧的女儿也加入调整修改剧本,游本昌在上海的企业家朋友一人包了一场;到第三年,《弘一法师》开始邀约不断,演出从一年两三场到一年超过20场、30场、60场,受邀去台湾、香港、新加坡、意大利、加拿大等地,明年还要去美国演出,老两口的信心越来越足,“我没有吃喝问题,国家的养老金让我的生活有保障,我干这些是怀着感恩心,天道酬勤,善者天佑。事实上也是这样,如果没有这个正气,我哪能坚持这么多年呀。”
到今年11月30日在上海戏剧学院的汇报演出,《弘一法师》已经演出108场,游本昌感到自己的表演进入“化”境,中国戏曲讲究会、通、精、化四个境界,到化的境界,演员与角色融为一体,便得到了最大的自由。游本昌说:“这是我演得最好的角色。俄罗斯莫斯科小剧院有一个著名的喜剧演员伊林斯基,他演一辈子喜剧,83岁的时候演了一出悲剧《托尔斯泰之死》,获得列宁文艺奖章,我羡慕。一个演喜剧的演员,最后演好一出悲剧,正是我的愿望。”
游本昌工作室的书桌上摆了一副书法作品,一个硕大的“韧”字。他望着这字,缓缓地说:“这就是我,‘韧’,弯而不折,能屈能伸。我教孩子,是为了培养他们真善美的素质,让他们智慧地成长。我推广表演艺术,希望人们在艺术中懂得热爱生活,我看到一些青年人感到茫然,我也会觉得这是我的痛苦,我问他们怎么会茫然呢?现在你能够干什么先干好,过好每一天,就在成长。活在当下,总结过去,开创未来呀。” 记者 金力维 白继开摄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游本昌 济公 弘一法师 演员 配角 跑龙套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