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拔穷根带来精神之变
走进国家级贫困县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党政办公楼,一块“脱贫摘帽”倒计时的电子牌匾立在显眼处,提醒人们距离2016年12月31日还有多少天、多少小时、多少分钟和多少秒。年底要脱贫摘帽,县里许多干部感慨:“今年差不多脱了层皮。”
笔者常驻云南,如果说去年的热词是鲁甸地震震后“恢复重建”,今年当属“脱贫攻坚”。预计到2019年,云南省现行标准下57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要脱贫,88个贫困县悉数摘帽,476个贫困乡(镇)、4277个贫困村要出列,时间紧,任务重。扶贫不能落一人,也要尊重群众意愿。在红军长征当年路过的禄劝县皎平渡镇,有一个只有8户人家、4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二道坪自然村,几乎世代与世隔绝,但村民不愿搬出来。昆明市产业开发投资公司扶持100多万元,打通了山路,小山村面向世界的大门也豁然打开。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拔穷根”的过程,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和执政能力的体现。拿云南禄劝县县长李开德的话说,就是四个“前所未有”——“精准”的思路前所未有;政策措施的力度前所未有;贫困地区面貌的变化前所未有;干部群众的精神振奋前所未有。禄劝今年农村公路的通车里程,是过去年份平均数的10倍多,县里贫困人口全部住上安居房,“这在以前不敢想象”。这背后,是昆明市针对禄劝县出台的12条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是近5000名干部挂村帮户的艰苦付出;是远至北上广近到省城各方参与形成的大扶贫格局。
看得见的脱贫巨变,伴随着隐形的精神之变。贫困群众从“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到开放进取、能干会算,是脱贫攻坚的“潜绩”。对广大干部来说,在扶贫一线的锤炼,是一次入脑走心的“群众路线”教育。
脱贫攻坚更深远的意义,也许在于铸就更坚实的执政根基——远在深山无人知的地方,交通、水利等“瓶颈制约”得到缓解;整个社会最弱势的群体,得到最直接最解渴的扶持。在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下,进一步夯实社会公平,这正是中国行稳致远的基础。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精神 穷根 带来 脱贫 贫困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