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以百姓心为心
1916年,丰都一役,刘伯承不幸失去右眼。当人们为之痛惜时,他却说:只要你是为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而战,战争夺去你一只眼睛,群众会给你千万只眼睛;夺去你一只手,群众会还你千万只手!这铮铮言辞,字字入心。就像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的那样,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以解放全人类为自己的崇高目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个人的私利。为此,无数革命先辈,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即使献出宝贵生命也在所不惜。90多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一个又一个胜利,如果说有什么奥秘的话,那就是党始终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人民的利益,从而“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进一步掌握了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增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但也要看到,还有一些党员、干部习惯坐办公室,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有的热衷于装门面出政绩,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知道。凡此种种,都使“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严重损害了党的根基。
也许有人感到委屈,自己每天在办公室看材料、听汇报、批文件,在网上浏览民情也很忙,同样能了解社情民意。其实,这种“忙”不过是一种托词和表象,骨子里还是不愿意深入人民群众,真正解民忧、纾民困。坐在办公室看材料,当然能知道一些群众意见,但能代替面对面的心里话吗?网络问政固然能了解一些社情民意,但能代替田间地头、车间码头的露水和温度吗?坐在车上不可能体察百姓冷暖,隔着玻璃窗换不来感同身受。
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在哪里?其实,就两个字——交心。你把心交给群众,群众就会把心交给你,和你手牵手、心贴心、肩并肩,与你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这些年,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然而,越是日子够甜的时候,越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兰考的焦桐、东山的木麻黄、大亮山的林场,之所以成为人民心中一道永恒的风景,就是因为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们始终不带一点私心、不动一丝杂念,一心一意为人民。有道是,常摸摸群众手上的茧,思想上的茧才会少长一些;常跑跑田间地头、多话话桑麻纺绩,啃硬骨头、破老大难,才能有好办法。
延安时期,毛泽东曾用松树和柳树比喻团结群众。他说,共产党员就好比柳树和松树,因为柳树插到哪里就在哪里活起来,松树劲大得很,到冬天也不落叶子。共产党员深入人民群众,不仅要像柳树那样可亲,人人喜欢;还要像松树那样坚定,稳当可靠。
“水之不涸,以其有源也;木之不拔,以其有本也。”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来没有如此接近,但梦想越接近,就越要时刻保持清醒:只有和人民同甘苦、共命运,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一场又一场赶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群众 人民 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