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女排精神成为新时代的文化坐标
新华社福州1月16日电 题:女排精神成为新时代的文化坐标
新华社记者 刘旸
15日晚的“2016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颁奖典礼上,中国女排囊括最佳教练、最佳女运动员、最佳团队和评委会大奖四个奖项;16日晚的“2016微博之夜”颁奖典礼上,女排当选微博年度突破体育团队。奖项虽异,寓意相同。中国女排群星闪耀、独领风骚,表现出高昂的士气、爆棚的人气和入脑入心的影响力,成为2016年中国体坛“最大赢家”。
中国女排当之无愧,因为她们代表了集体主义的胜利!正如郎平所说,中国女排是最团结、最有战斗力、最坚韧不拔的队伍!竞技体育中,集体的胜利有着更高的含金量和社会感染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始终需要集体主义来凝聚力量。女排的胜利是一面旗帜,将引领全社会爆发出惊人的团队力量,坚定团队信念,奉献必当倾力,协作共谋进退。
中国女排当之无愧,因为她们代表了挫折中前进的力量!中国女排一直面临多支世界劲旅的挑战,女排的成长史是一部在挫折中前进、在逆境中上扬、在与强敌交锋中愈挫愈勇的历史。
从三次奥运夺冠的过程看,中国女排都是先抑后扬,反败为胜: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小组赛输给美国,但决赛3:0取胜;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与俄罗斯决赛,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绝境重生,3:2逆转;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女排一路低开高走,如郎平调侃,“走了一条作死的路,既折磨教练,也虐观众”。
从几十年的发展道路看,女排也经历了跌宕起伏。1988年汉城(首尔)奥运会后,女排成绩下滑,而古巴女排在90年代成就了“八连冠”的超级王朝。雅典奥运会后,美国、巴西等强队一直在世界舞台上对中国队保持巨大压力。女排队长惠若琪说:“有一种执着叫中国女排!”正是这样坚毅倔强、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让球迷感同身受,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也能让人怀抱希望,斩棘前行。
中国女排当之无愧,因为她们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文化坐标!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的电视直播掀起令人咋舌的收视狂潮。它吸引的不只是体育迷,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做何种工作,人们都会为女排的每一分、每一球而悲喜动容。女排凯旋后,所到之处,拥趸毕至,鲜花不足以表爱意,掌声不足以抒欢情,在大江南北掀起一轮又一轮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
女排精神已经超越体育范畴,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女排精神是有着深厚传承的文化遗产,是有着广泛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社会共识,是有着时代引领作用的风向标。如今,女排精神吹遍了山川乡野、工矿车间、钢筋楼宇、田间地头,必将内化成民族精神融入血液,支撑起民族复兴的脊梁!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女排 中国 精神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