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年味儿,需要我们细细去品
记得小时候,一进腊月,人们就能远远地闻到年味儿了。那个时候,总是觉得肉是那么香,衣服是那么好,年是那么让人期待。算算日子,离过年也没有了几天,为什么还是闻不到年味儿?也不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更不见人们为了过年忙里忙外,又擦又抹,又洗又涮。
那时候过年,是“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孩子从上一个年刚过完,就掰着手指数日子,盼着过下一个年。因为只有过年,姑娘才能买花衣裳,小子才能买一两挂鞭,全家人才能吃一顿饺子一顿肉。那时节,小子们放鞭,没人舍得一挂一挂地放,都是揪一个放揪一个;点着一根香,或拿着一支旱烟。那件新衣服,过完年,就要放起来,等来人或去串门才能再穿。
有一首童谣,唱出大人孩子们盼过年的快乐心情。“二十一,莫着急;二十二,把柴卖;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刷屋尘;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蒸枣花;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揉粑粑;二十九,样样有;三十日,呷鸡腿。”在人们的期盼中,年不紧不慢,一步步走来;虽然走得缓慢,却让人心动不已。越是期盼,越是觉得一切都那么有滋有味:衣裳那么好看,鞭炮那么清脆,饺子那么好吃,鱼肉那么解馋。这种年味儿,一直记在心里。
那时候的年味儿,凝结在人们的期盼中,凝结在姑娘的花衣裳上,凝结在小子们的鞭炮声中,凝结在大白菜馅儿饺子上,凝结在喷香喷香的鱼肉中,凝结在寒风飞雪走亲访友的路程中。有关年的味道,总是那么醉人,总是那么诱人,总是那么让人记忆犹新。虽然日子过去了几十年,那浓浓的年味儿,想想还是让人感到那么快乐,那么兴奋,那么浓香。而今,日子好过了,兜里有钱了,住房宽敞了,却有人说: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年过得越来越没劲儿了?甚至有人感觉年过得有点烦。一些人想不明白:不缺吃不少穿,咋就找不到年的感觉?
不是人们的感觉变了,只是我们今天缺少了往日过年长长的期盼,缺少了往日过年的心情和热情。其实,也不是年味儿淡了,而是年味儿变了、散了,散落在漫长的三百六十五天里。现在,哪家大人孩子,不是什么时候缺衣服,随时就去买,哪儿还等到过年?哪家想吃鱼吃肉,不是随时随地就能吃上?甚至有人觉得鱼没了鱼味儿,肉没了肉味儿,菜没了菜味儿;懒得逛超市买穿的,懒得去超市买吃的,懒得探亲访友。总想着过一个清静年,清闲年,没有干扰的年;好让忙碌了一年的心情,放松放松,也歇一歇脚。
说起年味儿变了、淡了,只需你细心去体验,去品尝,就可以找到年的去向。过去,这年,主要集中在腊月正月这段时间,最多一个多月;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都集中在这一个多月。而今,这年味儿,早已散落在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子的每一天中。老人们说了:“还过什么年,现在哪一天不是过年?”天天过年,还怎能像以往一样找到过年的感觉?你看看,谁还会为买吃的用的穿的贴的挂的发愁?谁还会为买鱼买肉起早排队?就是年三十,正月初一,市场的门也照样会开,超市也照样琳琅满目,大街上也照样熙熙攘攘,人来人往。
年味儿,需要人们去品。过去,年味儿就在短短的过年时节,当然年味儿浓浓的,重重的。现在的年味儿,放在了每一天中,当然年味儿会淡淡的、轻轻的。今天每一天都是过年,都像过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是过年,咋还能闻出年味儿来?有人总是找过去过年的那种味道,有人说,这是“怀旧情结”;怀旧能带给人们希望、快乐和回忆,又有什么不好呢?
人们怀旧,是因为生活变化太大,竞争节奏太快。这是一种进步,一种社会进步;对于这种进步,有人不适应,这原本很正常。如果真让人们倒退回去,恐怕没人答应,没人乐意。你说,是年味儿集中在一个月好,还是散落在三百六十五天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态度。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春节 年味儿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