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冬天,一场持续多日的雾霾让生活在四川盆地的人们意识到了“绿色发展”的重要和紧迫。四川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绿色发展的提案建议和大会发言,引起与会委员的广泛关注,大家表示,共建“美丽四川”,责无旁贷。
如何破解“绿色四川”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农工党四川省委建议,完善绿色经济政策,激发企业守法的内生动力;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让资源所在地人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建立重点流域联动机制,全面加强综合整治和管理;在全国率先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体系,改变以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指标为中心的考核方法;推动设立长江上游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发展区。
省政协人资环委在发言中呼吁,把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水”统筹起来;牢固流域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有机集合,从涵养水源、修复生态入手,建立流域-控制区-控制单元三级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体系和治理模式,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按照区域综合治理的思路和规划,创新组织指挥体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政府与“河长制”“河道警长制”共同负责的责任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联合执法应急的协作体系。(记者 韩冬 祝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