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曾经亿万巨富 艺术界暴富后返贫5类人
(导读:艺术界第一批暴富后返贫的主要有5类人,小有名气不成大器的传统书画家、小有名气不成大器的当代艺术家、小有作为做不起来的画廊老板,小有作为做不起来的拍卖公司老板,小有名气不成大器的收藏家。这5类人以前都富得流油,但钱来得容易也去得块,这几年艺术市场泡沫破灭,这5类人绝大部分都已经返贫了。)
曾经花2000万天价买下刘小东《三峡移民》的著名收藏家张兰,在俏江南出现困境后估计要很快返贫沦为屌丝了。在拍卖场上疯狂砸钱购买天价艺术品的华谊兄弟王中军,其主业则不断下滑,从原来电影界的大哥大,沦为现在电影界的小弟小。
砸巨资购买平庸艺术作品的人,其商业判断能力大多是有问题的,其主业沦陷甚至破产返贫是很正常不过的。因为炒作平庸艺术品的人普遍都缺乏商业判断力,他们普遍破产返贫是正常的,不破产返贫才是不正常的。
艺术界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生意场,但艺术界也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赌场,很多人一夜暴富后迅速破产返贫。一些美术馆馆长和收藏家去年还富得流油,拥有亿万财富,到今年就破产倒闭迅速返贫。暴富后返贫容易,返贫后再暴富就很难了。
曾经在新浪微博一夜之间买了200万个微博粉丝的印尼收藏家余某,其在上海的美术馆巨亏上亿,余某号称收藏500件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作品。华中地区的最高富帅的收藏家谭某拖着一批富豪巨额亏损,2015年的艺术CS是谭某借了几百万硬撑出来的,艺术CS以后估计没钱搞了。上海沈某把ZD系美术馆搞成巨亏数亿之后,自己募资上亿炒作当代艺术G8,最终也因全盘失败赔进去了,返贫成为屌丝。
2007年之后成立的大画廊美术馆机构,基本上不是巨亏,就是破产,没有一家大画廊美术馆机构成功的案例。2007年之后,国内募集的艺术基金约500亿,也没有一个艺术基金成功的案例。其中巨亏最大的案例就是深圳杏石,其募集的多个亿元艺术基金巨亏9成被法院查封。
第一篇章:
暴富后返贫,艺术界的商业魔咒
国内艺术界第一批暴富后返贫的主要有5类人,第1类是小有名气不成大器的传统书画家,第2类是小有名气不成大器的当代艺术家,第3类是小有作为做不起来的画廊老板,第4类是小有作为做不起来的拍卖公司老板,第5类是小有名气不成大器的收藏家。
这5类人以前都富得流油,但钱来得容易也去得块,这几年艺术市场泡沫破灭,这5类人绝大部分都已经返贫了。现在艺术界暴富后返贫的群体中就要增加多一类人了,这就是艺术电商,艺术界暴富后返贫的第6类。
国内2011年的时候,有风投机构经过调查,画廊和画店有10万家。这几年艺术市场泡沫破灭,估计9万多家画廊破产倒闭关门,剩下了的还能正常运营的画廊和画店就没有多少家了。
这几年国内冒出来的艺术电商平台有几千家,艺术电商小店有几十万家。这几年暴富起来的大量艺术电商也正在重演返贫的命运。
为什么那么多艺术电商暴富后返贫呢?因为艺术电商烧钱多,而且做不大。
几千有效用户和几千万的交易额就是国内艺术电商平台的瓶颈魔咒。为什么呢?原因就是用户流失?为什么会导致用户流失?主要原因有3个。
1,第一个用户流失的原因:抓瞎
国内艺术品没有质量和价格评估体系。艺术品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艺术品也不是在标准化的工厂生产的,艺术品是由个体创意者分散生产的,艺术品是停留于农业文明时代的手工业的产物。所以艺术品在流通领域没有标准化的质量和价格评估体系。
99%的人都没有能力分辨一幅卖300元的书法和另一幅卖30万的书法有什么差别,也有99%的人认为卖300元的那幅书法比卖30万的另一幅书法更加美更加好看。
国内艺术品市场就是瞎子摸象,这是用户流失的最大原因,不会出现大量用户一起抓瞎的情况,用户顶多好奇一下就退场了。
2,第二个用户流失的原因:欺诈
如果看一场电影需要100万美元,你肯定觉得疯了,因为现在看一场电影才10美元。但现在买一幅画则需要100万美元,把一幅在世又不怎么出名的画家的画卖出100万美元,这就是一种忽悠和欺诈的商业模式。
让人们以最低成本享受最高级别服务,这才是社会商业文明的进步。以最低价格卖出最高水准的艺术品,这才是人类社会商业文明进步的方向。让人们以最高成本获取最低劣的产品,这就是社会商业文明的倒退。传统画廊、艺术拍卖等以劣质画作卖高价的商业模式,已经严重违背商业文明的进步。
传统画廊的本质就是画廊帮助艺术家欺诈买家,而艺术电商换汤不换药,还是延续传统画廊的欺诈模式,帮助艺术家欺诈买家。这导致了用户的大量流失,因为随着艺术消费者的心智启蒙,你可以忽悠一时,但忽悠不了一世。
几千有效用户和几千万的交易额这个数字的意思就是:以现在国内艺术消费者的心智,用传统艺术品的忽悠模式,你最多只能同时忽悠几千人,而且只能平均每人忽悠到1、2万元。你忽悠了一个人,忽悠他1、2万元之后,他发现被骗又无可奈何之后,就只能悻悻地走了,这就是用户流失的第二个原因。

绘画是一种农业文明时代的落后的技术模式,基本上是已经被工业文明所淘汰了,绘画很难产生实质性的经济效益。比如马车,你造少量马车来作为怀旧装饰品是可以的。但你大量生产马车就难以产生经济效益了,因为现在是汽车的时代了,马车已经是一种落后的技术模式了。
从技术、创新和理论来说,电影是绘画的取代品,而且绘画远远落后于电影。但为什么看电影才10美元,而买一幅画则需要100万美元?因为电影已经经历过工业文明的工业化洗礼,叫做电影工业。旅游也是叫做旅游工业,艺术还没有叫做艺术工业。西方艺术中的画廊产业则是一种蒙骗、落后、愚昧、忽悠的欺诈模式。
国内艺术电商恰恰延伸了欧美没落的画廊产业的忽悠模式,并没有进行互联网思想和现代商业的改造。普通人都懂的互联网思维和和现代商业思想,艺术电商则没有懂,消费者不会大量接受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落后商业系统和服务,这是导致用户流失的第三个原因。艺术电商停留的网络卖灵符还是一样的跳大神产业,没有进步。
艺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艺术发展的必然,它不会因为个别人的人为意志所转移的。电影工业的现在,就是艺术产业工业化的未来。
4,为什么国内几千家艺术电商没有一家能做大
这几年来,国内爆发出几千家艺术电商,但现实也是很残酷的,眼睛一睁一闭,好几年又过去了,这几千家艺术电商里面却没有一家艺术电商能够做大,融资A轮B轮的艺术电商已经有好几百家了,也没见有哪一家艺术电商能够做成功。为什么呢?
几乎国内所有的艺术电商都在2个天花板上被卡住了,第一个天花板就是有效用户只能做到几千人,很少有超过1万的。第二个天花板就是有效交易额只能做到几千万,很少有超过1亿的。几千万的交易额营收也就几百万了,只能养活一个小团队。国内艺术电商为什么会存在发展瓶颈呢?
有人说用户基数不够大,错了。淘宝和京东一样也做艺术电商,淘宝和京东用户基数够大吧,为什么淘宝和京东的艺术电商板块也做不成功呢?
有人说团队规模不够,错了。有几百人的艺术电商团队也就只能做到几千有效用户和几千万交易额。
有人说不够暴利,错了。一些鸟不拉屎的几个人的艺术电商团队也很轻松就做到几千有效用户和几千万的交易额。
对于艺术电商公司来说,10个8个人的小团队就够了,小团队是有钱赚的,因为成本低。一旦架势拉开,团队膨胀,营收还是那么一丁点,必然就是亏损的命运了。
国内的艺术电商是一个奇葩的行业,几百人的艺术电商豪华军团,和鸟不拉屎的几个人的微拍群小组,搞出来的业绩基本一样的,都是几千有效用户和几千万的交易额。
国内这些年暴富起来的艺术电商,大部分将会暴富后返贫。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上面说的的几千有效用户和几千万的交易额这个国内艺术电商的瓶颈魔咒。

第二篇章:
艺术是个大生意,艺术也是个大赌场
国内艺术市场可以分为高端、中端、低端3个主要板块。高端指的是已故的并且已经进入艺术史的艺术大师市场,中端指的是在世的名人书画和当代艺术市场,低端指的是万元以内一幅的艺术品消费市场。
改革开放之后这30多年,国内出现的画家大约500万人,最终现在还具备市场价值的大概500人左右。画家的成功率只有万分之一,也就是说,这30多年来,你砸血本买了10000幅画,现在还值钱的就只有1幅了。
1万个艺术家里面,只有1个艺术家的作品将来会成为收藏品。其他9999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是消费品,其他9999个艺术家的作品将来会作为社会垃圾被处理掉。
包豪斯对美术的定位,美术就是建筑的附属装饰品,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卖艺术品实质就是卖建筑装饰材料。艺术品实质就是一种建筑装饰消费品。艺术品是消费品,艺术品不是收藏品。从包豪斯对艺术的使用功能定位来说,艺术品的使用功能是作为建筑的装饰品,附属于建筑这个载体。
由于某些艺术炒家的恶意误导,民众误以为艺术品都是有收藏价值的,事实恰恰相反,绝大部分艺术品都是没有收藏价值的。
就拿现在的中国来说,一个时代有几百万的画家,但这一个时代过去后,就只有几百个对艺术进程有特殊贡献的画家的作品可以提升为收藏品,其他几百万画家的作品都是消费品,并不具有收藏价值,在消费功能消失之后,就变成社会垃圾了,要被集中摧毁了。
欧洲某国在经济危机时代鼓励国民参与艺术创作,最后艺术品泛滥成灾,最终花巨资销毁几十万件艺术品。英国著名收藏家萨奇就试图捐赠一批艺术品,但根本找不到受捐方,因为没有人愿意花钱来保管一堆艺术消费垃圾。
1,名人书画泡沫破灭,拉动艺术消费市场暴发
2011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9百多亿,2015年跌到4百多亿。很多人认为只是跌了一半,这是错误的了解。如果把艺术拍卖市场细分为高端、中端、低端市场来分析,高端艺术市场板块并没有受太大的影响,而消失的4百多亿恰恰就是中端艺术市场,在世名人书画和当代艺术市场基本上就凭空消失了。
中端艺术市场的在世名人书画和当代艺术市场板块泡沫的破灭,加速拉动了低端艺术品消费市场的暴发。因为以前买一幅名人书画的价格,现在可以买1000幅书画。
中国艺术市场未来走势:高端艺术品已经背离艺术属性,是一种金融产品,但估值过高,部分高达几十倍,部分泡沫会破灭,部分泡沫会被时间消化。中端价格艺术品已经滑坡了几年,将会继续滑坡十几年。之前几十万、几百万价格的名人书画将会回归到几千元、几万元的价格。万元以内的低端价格艺术品市场将火山爆发式发展,这个是刚性需求,市场规模将超万亿。
2,古玩城美术馆大规模破产
艺术家的价值,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以及服务社会的价值。让人们以最低成本享受最高级别服务,这就是社会商业文明的进步。以最低价格卖出最高水准的艺术品,这也就是人类社会商业文明进步的方向。
让人们以最高成本获取最低劣的产品,这就是社会商业文明的倒退。以劣质画作卖天价来定义艺术家,前几年可以忽悠,现在已经失效了。以此模式经营的画廊要么已经破产了,要么就已经走在破产的途中。
什么是艺术家?从艺术工业的角度来审视艺术家:就是以低于大芬村行画的价格,供应比艺术大师更高水准的艺术作品。如果你不具备这种能力,你就不具备艺术竞争力。那种以劣质画作忽悠高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了。
这几年来,国内有几千家画廊面临危机,其中就有多家10亿级艺术公司崩盘,亿元级、千万元级的艺术公司倒闭就很多了。为什么呢?前些年画廊都是依赖信息不对称来赚钱,但现在,移动互联网推平了信息不对称的鸿沟,靠信息不对称卖天价的画廊倒闭是必然的。
今年初,有几百万人在转“农妇200元画PK周春芽500万天价油画”这条微信,这证明艺术市场的民智已经觉醒了,那些卖天价油画的和那些买天价油画的,不是已经破产,就是面临破产。
为什么这几年有几百家艺术类电商一夜暴富后迅速返贫,而同时也有几百家传统古玩城和美术馆破产?就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推动下的全球各种产业链的重组。迎合未来的,就一夜暴富,落后于时代的,就会加速破产。
3,艺术是个大生意,但艺术也是个大赌场
从古到今,艺术都是一门大生意,但艺术这门生意应该怎么做呢?这就需要了解艺术这门生意的各种门道。
看懂了艺术,这艺术就是个大生意。看不懂艺术,这艺术就是个大赌场。
艺术家有三种人才,第一种是半路出家的,第二种是科班出身的,第三种是童子功型的。根据1万小时成才定律,半路出家的除非有天才,一般难有成就。科班出身的一般毕业10年后才有所成,但成就不会很大。童子功型的最有竞争力,因为童子功型的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基础训练,比同时代的人领跑了很多年。天才一般26岁之前思想成型并做出最重要的创造。
懂艺术分好几种:懂、懂一点、懂一些、很懂、非常懂。一般买艺术品的是“懂”和“懂一点”。经营艺术品的、创作艺术品的、搞艺术活动的、写艺术文章的、等等这些是“懂一点”和“懂一些”。“很懂”和“非常懂”的就很厉害了,至少已经出了很多专著,可以到处讲课和出席活动了。
国内艺术市场可以分为高端、中端、低端3个主要板块。高端指的是已故的并且已经进入艺术史的艺术大师市场,中端指的是在世的名人书画和当代艺术市场,低端指的是万元以内一幅的艺术品消费市场。
中国艺术市场未来走势:高端艺术品已经背离艺术属性,是一种金融产品,但估值过高,部分高达几十倍,部分泡沫会破灭,部分泡沫会被时间消化。中端价格艺术品已经滑坡了几年,将会继续滑坡十几年。之前几十万、几百万价格的名人书画将会回归到几千元、几万元的价格。万元以内的低端价格艺术品市场将火山爆发式发展,这个是刚性需求,市场规模将超万亿。

4,艺术市场中不同板块的不同属性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前30年中,只有做高端市场的有一些的成功案例,但做中端市场名人书画和当代艺术的鲜有成功案例,没有一家能做大的,要么改行,要么破产。
高端价位艺术品是金融产品, 按照金融属性来做一般都会成功。但按照艺术属性来做一般都会失败,因为它已经背离艺术属性。所以懂艺术的收藏家一般都破产,运气好的也搞不大,不懂艺术的土豪往往是成功者。因为懂艺术的收藏家只懂艺术中的一点,并不懂艺术的全部。所有破产的收藏家都死在自以为很懂艺术。(懂艺术分好几种:收藏家只是“懂”和“懂一点”。)
低端价位艺术品市场就是刚性消费品,按照消费品来做一般都会成功。按照艺术品属性来做一般都会失败,所以懂艺术的经营画廊一般都会破产,运气好的也搞不大。因为懂艺术的画廊老板只懂艺术中的一点,并不懂艺术的全部。所有破产的画廊老板都死在自以为很懂艺术。(懂艺术分好几种:画廊老板只是“懂一点”和“懂一些”。)
中端价位艺术品市场不上不下,上不到金融产品,下不到消费品,所以只能忽悠。所以搞中端价位艺术品的画廊基本上不是破产就是面临危机。
在高端价格艺术品市场,有很多公司成功了,但在中端价格和低端价格市场,国内还没有出现一家大公司能成功的,也没有一家公司能发展成大公司的。
5,拍卖越搞越大,画廊越搞越小
艺术工业,只有拍卖能够发展壮大并发展成上市公司,而画廊很少有能够发展成大公司的。原因就是因为艺术品不是标准化产品,市场上没有艺术品质量和价格的评估标准和方式。而艺术拍卖是由买家定价的,而买卖佣金是可以标准化的,所以拍卖模式可以发展壮大,并成为上市公司。
从古到今,书画艺术品本身就是一种货币资产,但没有几个人有能力去量化它。如果你能建立数学模型来量化它,那你就可以把书画艺术品定义为类似基础货币一样来进行某些商业交换,其所引发的商业效益是非常吓人的。
中国艺术市场才30年,和欧美几百年的艺术品市场相比,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些基础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其中的最核心的规范:艺术品质量和价格评估体系处于缺失状态,国内还没有能够建立起用科学规范和数学工具来计量艺术品质量和价格的体系。
所以现在艺术是一门最好的生意,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怎么懂艺术,谁先规范了大家都不懂的艺术,谁就能发财,发大财。
一些艺术市场专家要评论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大多只能拿价格说事,其他都说不太清楚。现在去翻看前几年国内的一些艺术市场专家的市场分析文章,和现在的实际情况相对比,估计大家都会笑起来。
为什么很多大公司进入艺术品行业都失败了,因为艺术品不是标准化的商品,它没有标准化的质量,也没有标准化的价格,甚至质量和价格都无法计量。
艺术品也不是在标准化的工厂生产的,而是由个体创意者制造的。国内还缺少专家能够对艺术工业的核心环节的质量和价格进行科学规范和数学计量。一些大公司进入艺术品行业失败的最核心原因就是,他们无法辨识卖300元的书法和卖30万元的书法有什么区别。
编辑:陈佳
关键词:曾经亿万巨富 艺术界 暴富后返贫5类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