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何香久:一日县令
———年俗拾零
每到大年三十这一天,渤海岸边的这个小村庄就会有一件重要的事件发生。
这一天街口小广场会出现一座戏台,戏台是土坯垒的,上面用苇席搭了顶棚。台子正中是一个县官办案的公座,上头挂着“明镜高悬”匾额。台右立个牌牌,写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16个字,这个牌牌就代表了官衙的“戒石”。看上去,这个戏台很像旧时一个县衙的公堂。
村民齐聚台下,几通锣鼓之后,三班衙役簇拥着一个穿戏装带官帽的县官出场,坐在公座后,惊木一拍,准备升堂。
如果你以为这是在演戏,那就错了。
对于这个百户小村来说,今天是“县令”当值,剖别邪正的重大日子。
大约从几百年前的明代中期,小村就有了这样一个风俗:每年进入腊月,全体村民推选出一位“县令”,让他在大年三十这一天行使一天职权,召开村民大会,对全村这一年的善人善事进行旌表,这一年谁做了什么坏事,同样也会受到责罚,该打板子的就一定打板子,决不姑息。所推选的“县令”,必须是村民所公认的品行端方、正派无私又刚直敢言之人。“县令”的权威至高无上,他在这一天行使赏罚之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干豫、阻挠,在旧时,“县令”升堂时,村民可以投递诉状,“县令”审断判决,后来这个程序就没有了。行使过公权的“县令”,第二天复归于平民,但被他责罚过的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他进报复。如果实施了报复,则会受到下一任“县令”的严惩。
这像是一台戏,却是假戏真做;这像是一个仪式,却体现着乡村特殊的政治伦理;这更像是一个游戏,却庄严无比,让你生不出半点亵渎之念。
我问村里老人们,为什么这样一个没人知道的小村,却保留下来如此独一无二的年俗?为什么要推选出一个“县令”而不是别的什么官职?村里人说,这个风俗是古时传下来的,几百年了,这个村庄地处偏僻,村民多少辈子没见过官府的人,大概觉得“县令”是最大的、最有权威的官了。
村民们还说,这个“一日县令”确实对村风的清正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一直以来,小村没有人因犯罪进班房,也极少出现过盗窃、斗殴事件。据说在抗战时期,这个村子没有一个人当汉奸,如果有人当了汉奸,就不会只是打板子的事了,“一日县令”在那个年代甚至掌握着生杀之权。如果谁在大年三十这一天被“县令”打了板子,不但这个年过不好,一年中都会灰头灰脸,在众人面前矮了三分。虽说新社会不再打板子,但当众被揭了癞痢疮疤,也是件十分丢面子的事。而被推举为“县令”的人,因为秉持了公道,则成为全村最受尊教的人。
我曾跟很多研究乡村政治、乡村文化的学者和我的作家朋友谈过这件事,我说:就这个素材,大可以写论文、写小说、写电视剧。因为它所提供的文化思考和社会学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民俗的层面。
今年当值的“县令”叫仁涛,五十六七岁的样子,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早些年在城里打工,当过泥瓦匠,干过保安,这几年回村承包了一些地种棉花。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日子过得很有起色。开初推举他做这个“县令”,他十分不情愿,一力推脱,因为他知道今年“县令”要处置的问题,无论对于谁都十分棘手。
坐到公座上之前,仁涛先要正衣冠,然后净手焚香,走到那架权当“戒石”的牌牌前,大声诵念上边的16个字,之后向台下乡亲们深深一揖,坐到公座上,重重地拍了一下惊堂木,宣布升堂。
他照例先表扬了一回这一年村上的善事义举,比如某家媳妇侍候瘫痪的婆母尽心尽力,某家后生在打工的城市救了落水的孩子等等,号召全体村民为受到表扬的人鼓掌,算是对他(她)们好品行的奖赏。接下来他的脸就黑下来了。
仁涛拍一下惊堂木,大喊一声:“仁庆听着!”
仁庆是他叔伯弟弟,现任村主任。
仁庆说:“仁涛你有没有搞错?我是村主任,你算个啥?”
仁涛:我是当值的“县令”!
仁庆:你那县令是假的,八辈子以前就没县令了,我是村主任,我正琢磨着咱们以后就把这事给废了。
仁涛:你敢!这都几百年的规矩了,你个小小村主任,敢说这狂话,今天问的就是你这个村主任———仁庆听了!
仁庆翻了个白眼:你问吧,啥事?
仁涛:我问你,你家承包地里插了七八百根干树棍子,是咋回事?
仁庆:地是我家的,我往地里插啥不可以?这还值得你问?我想种树秧子。
仁涛:你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你那是树秧子吗?都是当烧柴的干巴树枝子,国家要修高速路,你家那地给划上了,你是村主任,先知道了,说白了你就是想讹国家的补贴款,一根树秧子50块钱对不对?
仁庆开始出汗。
仁涛:讹诈国家,你这是犯法。
仁庆头上的汗往下滴。
仁涛:幸亏早提醒你,现在补贴的事还没下来,你要是真的讹诈成了,最后就得进监狱!那时你光腚推磨,转圈丢人。
仁庆直抓头皮。
仁涛:咱们废话少说,今天下午,你给我把那些树条子全拔了,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拔了那几百棵干树棍子,你再过个轻松年。你要不拔,我安排人去拔,你得付工钱,5块钱一根,合理公道。
仁庆忙说:我自家拔。
仁涛:那这事就算解决了,退堂!
没想到一件棘手的事就这么几句话解决了。
仁涛脱下补子官服,摘下官帽,“一日县令”(实际上应是“半日县令”)就此卸任。
我这才看见,他头上的汗一点也不比仁庆少。
2017年1月28日,大年初一,于渔书楼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文史馆馆员、著名作家)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年俗拾零 何香久 一日县令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