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余辉:妙笔绘岁朝
年节中的喜庆活动一直是传统绘画的重要题材,与过年有关的绘画属于节令画中的年画,除了门神画等,必有的题材是表现岁初人们拜年敬老的情景和花鸟中的祥瑞等,古代称之为“岁朝图”,岁朝即农历大年初一。画岁朝图历史悠久,宋代已非常兴盛,但鲜有卷轴画存世。以岁朝为题材的绘画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祈福,一类是体现孝道。
《岁朝图》清 张为邦
在古代宫廷,每逢春节,擅长书画的皇帝都要带头书写作画庆贺一番,如明宪宗朱见深的《岁朝佳兆图》轴(故宫博物院藏),画钟馗手持如意,小鬼高举托盘,上盛柏树枝和柿子,取意“百事如意”;前方飞来一只蝙蝠,取意“福自天来”,正如画家的题诗所说:“一脉春回暖气随,风云万里值明时。画图今日来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
清代的西洋传教士画家郎世宁也有表现岁朝的题材,如他与宫廷其他画家合绘的《乾隆雪景行乐图》轴(故宫博物院藏),是典型的表现孝道的内容。作者画乾隆帝在新年之初与子女团聚的气氛,乾隆帝在后宫庭院的敞轩里端坐在交椅上,手持如意,大孩子文静地侍立一旁,一个儿子在敬献寿桃,小的孩子在燃放爆竹,或堆雪人、或嬉戏,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郎世宁画了多幅这类题材,还有如《岁朝行乐图》轴等,这些画幅都很大,每年岁初之时,都要悬挂往年绘制的这类图画,以求家庭和睦。
岁朝是一年之初,人们喜爱在案头摆放花卉、果实等,称作岁朝清供,这也是画家们非常喜爱的题材。画梅花、水仙等花卉,为了不使画面单调,还配上瓷器等用具。如清宫画岁朝题材的代表作是张为邦的《岁朝图》轴(故宫博物院藏),也是属于祈福类的绘画题材,画家用工笔设色的手法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消息:盛开的桃花和月季花插在仿宋代哥窑的花瓶里,钧瓷花盆里生长着灵芝和万年青等瑞草。这种绘画题材一直传扬到现在。
岁朝图将美好的事物呈现出来,设色喜庆明快,构图饱满,与年节喜庆的气氛相适应,希望新年能够风调雨顺、生活安康,凝聚着中国人的情感,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无论是岁朝图,还是民间流行的年画,都寓意吉祥,将中国的谐音文化表现得极为丰富,画家们通过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民俗寓意来表现美好的新年祝福。如画四个柿子和如意放在一起,暗含“事事如意”;画喜鹊登上梅枝,意为“喜上眉梢”;画红枣、笙和桂圆、童子,盼望“早生贵子”等等。这些都是以各种不同的寓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在清代,与画岁朝图相伴的是画《九九消寒图》,即在窗前贴一张纸,画81枚铜钱或81片梅花瓣的图案,进九开始画,一天画一枚或一片,出九画毕,则春暖花开。清宣宗旻宁出句“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每字九划,每天描一笔,81天书毕,表达了人们日日对春天的期盼。
内容丰富的岁朝图,从表面上看,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从深层看,更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如敬老爱幼助贫等传统美德,以图像化了的思想道德教育孩童,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活气氛。在热闹中通过显现艺术的美感,达到传播文化、传递正能量的目的,我想,这才是节日意义的升华和真意吧。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余辉 岁朝 传统绘画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